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今年前3季度我国汽车进口显著增长
字号:T|T 2007年12月26日09:20     发改委网站

据海关统计,2007年前3季度我国共进口汽车22.1万辆,价值7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下同)增长35.4%和38.6%。其中主要特点有:

一、以一般贸易进口为主。今年前3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口汽车21.5万辆,增长37.2%,占同期我国汽车进口总量的97.3%。

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增长迅猛。今年前3季度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汽车15.5万辆,增长1倍,占同期我国汽车进口总量的70.1%。

三、主要进口自日本和欧盟。今年前3季度我国自日本进口汽车8万辆,增长62%;自欧盟进口7.5万辆,增长8.4%。两者合计占同期我国汽车进口总量的70.1%。

四、以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为主。今年前3季度我国进口小轿车9.9万辆,增长27.7%;进口越野车9.9万辆,增长52.8%。两者合计占同期我国汽车进口总量的89.6%。

今年前3季度我国的汽车进口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在进口中的比重急剧上升。面对汽车进口主体的结构变化,相应的政策调整对进口主体结构变化将进一步产生影响:

一是全新的汽车管理办法即将实施,将对汽车的代理商产生影响。从明年3月起,国家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汽车的管理将有大幅度的调整。进口汽车将必须由经过“3C”认证(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简称)的品牌代理人向国家检验检疫机构提供相应的进口参数后,由商检部门出具相应的通关单,车辆才能顺利进口。新政策实施后,有资格向商检报检的企业数量将会大幅度减少,众多代理商将不再有进口汽车的报检资质。

二是《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实施产生的综合影响。我国自2005年4月1日起实施了《汽车品牌销售办法》,但实际的品牌运作从2006年才开始,目前正处于新旧模式的交替期。各品牌汽车的总代理刚刚成立,其进口运作模式和运营网络逐渐成形。《汽车品牌销售办法》的实施,虽然对规范国内进口汽车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起到了良好效果。但同时给中方的品牌代理经销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由于制度的制定不够完善,且对品牌代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管不到位,使得非品牌代理的进口车仍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此外,品牌代理制度的实施致使国内经销商被国外汽车生产企业控制,利润完全被国外公司所垄断,在产品、经营、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劣势将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