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主营业务 有序推进改革 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山西省物资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山西省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大型一类企业。1994年底由原省物资厅成建制转体,1999年改组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并实行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2003年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经理层与省政府派驻的监事会职责明确,形成了各负其责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一、基本情况
集团现有企业24户,其中发展壮大类企业7户,改制搞活类企业6户,关闭破产类企业11户。铁路专用线6条近5000米。截止2006年底,集团资产总额21.55亿元,负债总额27.32亿元,所有者权益-5.7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26.77%。其中发展壮大类企业及集团公司本部资产总额5.86亿元,负债总额4.28亿元,所有者权益1.57亿元,资产负债率73.13%,分别从事省国资委批复的现代物流、综合贸易和房地产三项主业。
集团现有在册员工2462人,其中从业人员1074人、离岗人员658人、离退休人员730人。
集团公司本部作为一级法人实体,主要经营省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现有7个职能部室,在册员工166人,其中从业人员51人、离岗人员13人、离退休人员102人。
省国资委对集团主要实行任期目标责任管理,列入省国资委考核的企业有集团公司本部及发展类企业中的5户企业(不包括正在改制的两户企业)。三年为一个任期,今年正好到期。集团对所属企业也同步实行了任期制和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
2006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9.06亿元,亏损986万元,同比减亏3795万元,亏损额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务停止计息所致。其中省国资委考核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5.34%;利润56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16.7%。今年1~9月份,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7.97亿元,同比增长19.37%;亏损133万元,同比减亏35%。其中省国资委考核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25.44%;利润509万元,同比增长81.23%。
集团公司目前的经营业务大致分为:物资贸易、仓储物流、房地产开发和期货、酒店业务。2006年销售汽车1.9万辆、化工产品2.8亿元,回收报废车1370辆,完成物资吞量305万吨,期货代理成交量99万手。
二、主要工作
近两年,集团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的决策部署,努力发展主营业务,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和困难企业破产,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大力发展主营业务,今年有望实现整体扭亏。去年省国资委批复集团公司主营业务为现代物流、综合贸易和房地产开发。近两年来,集团公司紧紧围绕主业,大力开拓业务。贸易类企业适应市场需要,积极调整经营结构。进出口公司通过大量工作,取得了煤炭经营权,成功实现了公司由外贸向内外贸并举的转型;民丰化工公司依托山西煤化工基地的优势,重新开展了化工原料经营,实现了企业的稳步发展;再生公司集中力量抓报废汽车回收和拆解业务,为争取区域性废旧汽车拆解中心项目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现代物流业务也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所属企业在积极筹建综合性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的同时,紧紧依托铁路和仓储优势,加快由传统仓储发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步伐,除继续做好物资仓储和发运外,积极探索和发展物流配送业务,分别开展了集装箱大列发运、多家全国性汽车物流公司在山西区域的汽车配送业务以及部分生活资料的仓储配送业务,尝试开展了化工专业物流模式。与此同时,集团正在积极选址,准备搞一个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物流基地。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承载着集团几届领导班子和广大职工的美好愿望,在集团闲置土地上开发的首个楼盘于今年8月份封顶,并在开盘当天全部售出,为实现集团整体扭亏,摘掉长达12年的亏损帽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集团公司坚持整合有效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集团采用剥离有效资产和再投入等方式,先后剥离土地29.1万平方米,龙门吊和库房等有效资产765万元,全部投入优势企业;运用增资扩股方式,加大进出口和民丰化工等优势企业注册资本,使资本进一步向优势业务积聚;通过将集团闲置土地投资房地产公司进行开发的方式,不仅使房地产业务成功启动,而且使闲置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采取吸引战略投资者的方式,使紧缺的期货企业品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目前,集团公司已与民生证券达成合作意向,将集团公司所持山西物产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予以转让,这一方案已经省国资委批复,民生证券公司正在核实资产,近期将签订产权转让协议。通过以上措施,绝大部分有效资产已经集中到发展壮大类企业,为集团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三是有序推进企业改制和破产工作。去年经省国资委批复,集团公司确定了“三个一批”改制框架方案,明确了全部企业的改制方向。其中发展壮大类企业有民丰化工、现代物流、进出口、宝佳房地产、金属有限、再生公司和机电仓库等7个;改制搞活类企业有期货、三晋汽贸、旧车交易、木材、财务、物业等6个;关闭破产类企业有金属、机电、化轻、储运、建材、物贸、生资、轮胎、外资、基建和宇航等11个。随后,集团公司成立了领导组,一家一家地研究,一家一家地批复企业改制方案。目前,发展壮大类企业的改制思路全部明确和批复实施,改制搞活类企业的改制思路全部明确,期货、木材、物业的改制方案已经批复实施。截止今年4月初,11户企业的关闭破产项目全部经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办公室批准下达,省劳动部门已向9户企业出具了审核意见书。6户企业经省国企改革领导组关闭破产小组会议审核,同意进入破产法律程序。
四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近年来,集团公司在处置历史遗留的不良债务、化解债务风险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以较低的价格回购了多笔在资产经营公司的不良债权,不仅化解了债务危机,而且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条件。据统计,两年来共回购银行不良债权约7亿元。企业基础管理得到强化。1999年省政府批复省物产集团改组为山西省物资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但由于国有资本授权基数不清的原因,有限责任公司一直没有正式注册。经过多次向省有关领导反映,在省国资委的主持下,确定了集团公司的国有资本授权基数,完成了“山西省物资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商注册等相关工作,从法律层面建立了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解决了拖了多年的遗留问题,为进一步规范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提高集团控制力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完成了《山西省物资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修改、报批工作,全面修改完善了集团的44个管理制度,编制了《集团公司制度汇编》,为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奠定了制度基础。在产权和财务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成立了风险管理小组,建立了担保跟踪卡,加大了对担保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力度。今年在审核民丰公司对外的两起贷款担保上,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担保管理办法和程序进行了操作,大大降低了担保风险。根据省国资委的要求,集团对本部及所属企业2004~2006年发生的投资和担保情况进行了摸底。对投资及担保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程序不规范、超标担保等进行了有效监督。强化劳动合同管理。清理、完善、续签了集团公司与本部员工及企业法人代表的劳动合同,理顺了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规范了劳动合同管理,建立了企业劳动合同基本数据库,为企业改制和破产奠定了基础。
五是做好企业稳定工作。集团各级党组织一方面紧紧抓住容易引起不稳定的苗头,坚持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运用人性化工作的方法,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企业改制和破产工作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许多矛盾得到了及时化解,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起到了“消防队”、“防火墙”的作用。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和落实有关政策,筹集资金,为职工办好事和实事,两年争取落实企业军转干部各种补贴60.7万元;申请落实离休干部医药费215万元;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为特困企业职工补交取暖费,保证了职工如期采暖;筹集资金,以各种形式慰问困难企业、特困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和困难老党员;按进度完成了职工回迁楼建设和分配工作,机电仓库职工230多户居民分到了新住房,宝佳房地产开发的宝佳•丽景花园回迁楼11月份主体封顶,大部分回迁户签订了回迁协议。
六是加强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集团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党员受教育长效机制,坚持把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作为党的思想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构建学习型企业,坚持开展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有关政策法规学习;组织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革命传统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两个务必”、“三个不得”、“五个不准”的要求,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基层党建工作的一贯性和连续性;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组织召开了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完善了各级工会组织;认真宣传贯彻《山西省基层工会工作规范》和《山西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实行企务公开,增加透明度,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强共青团和妇女组织建设,巩固党的群众组织,工、青、妇组织通过各自活动,促进了集团公司各项工作的推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立足于教育防范、制度监督、从源头上治理,每年与所属基层党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并且加强检查考核,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对企业改制、破产重组、重大投资、重大技术改造、人事任免、工程招投标等重大事项开展了效能监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治腐败的作用。
建设以“开放、诚信、和谐、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开展了主题鲜明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两个企业获得了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称号,10个集体分别获得了国家和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目前集团总体趋向和谐,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当前集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经营资金短缺;二是随着改革改制和关闭破产工作的推进,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今后打算
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产权改革、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的力度,优化组织、资产和经营结构,做强做大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激活机制,吸引、培养和使用好人才,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提高职工素质,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保持企业稳定,创造和谐氛围,为促进集团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集团公司发展的目标是:以多元化、产业化、国际化为方向,以综合贸易、现代物流、房地产开发等为主业,立足山西,面向全国,逐步发展成为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管理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山西省规模最大的流通企业集团。
具体措施是:
一是加大经营结构的调整,加快主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集团的整体规模和效益。集团公司重点发展:①综合贸易业务:煤炭、化工原料、塑料原料及制品的营销和生产加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②现代物流业务:区域性物流配送业务、货物零担业务、仓储式物流超市、综合物流配送中心;③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及经济适用房建设、土地开发与利用、商品房开发建设等。
二是继续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集团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计划,加大产权结构调整力度,国有股从小型流通企业全部退出。在推进改革发展的同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解决好职工关注的突出问题,确保企业稳定,确保企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管理机制。逐步落实对控股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权、人事管理权和资产收益权,加强预决算管理、战略管理、运行监控管理及产权事务管理,不断推进信息网络和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应用。通过规范企业基础管理,促进企业创新管理机制。
四是实施人才战略。按照“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改善人才结构”的原则,建立完善培育、吸引、使用和考核、激励、约束相配套的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体系。
五是加强党建工作,培育企业文化,构建和谐集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作用,运用监事会监督、职工民主监督以及财务、审计、纪检监察、企业法律顾问监督等手段,强化企业运行的监督。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员工队伍建设,建设“开放、诚信、和谐、创新”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