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
字号:T|T 2007年12月11日04:57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着力建设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

 

绍兴县处于中国最具开放度,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特色鲜明。作为中国纺织基地县,纺织产业集群明显,被誉为“托在一块织布上的经济强县”。中国轻纺城作为绍兴县的窗口,是绍兴县的“金”名片,是“中国纺织看绍兴”的生动写照。

一、中国轻纺城概况

中国轻纺城创始于1986年,1988年10月建成绍兴轻纺市场,1992年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正式冠名为“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首家冠名为“中国”的专业市场。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轻纺城拥有市场区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营业用房1.5万间,经营面料3万余种,经营户万余家,日客流量10万人次,销售网络遍布世界187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市场成交额达500亿元,其中面料批发市场达301亿元,轻纺原料市场达199亿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品贸易中心和原料交易中心,连续十四年蝉联全国十大专业批发市场第二位。目前,中国轻纺城已基本形成南部的传统面料交易升级区、中部的国际贸易区、北部的市场创新拓展区和西部的纺织原料龙头交易区这四大各具特色的纺织品贸易平台,形成了以主体市场为龙头、配套市场为两翼、要素市场为支撑的完整市场体系,基本实现了由传统专业市场向现代专业市场、单一市场向综合市场的演变。

1993年3月,中国轻纺城传统面料交易区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了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改制的股份制企业。1997年2月“轻纺城”股票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家专业批发市场的上市公司。2002年,中国轻纺城实现了“国退民进”,中国精功集团成功入主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全国和全省“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浙江省“五个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荣获“绍兴市五星级企业”、“浙江省四星级企业”等称号。集团下属的市场分公司主要从事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的开发、租赁和物业管理,包括中国轻纺城“东、西(老)、北”三大市场和服装市场、天汇广场、联合市场等。公司下设八个管理部门(综合管理部、信息服务部、营业房交易部、东市场物业部、北市场物业部、服装市场物业部、天汇市场物业部、联合市场物业部),员工400多人,2004年公司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二、中国轻纺城发展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集群化。今天的中国轻纺城市场体系,拥有以传统老市场交易区、现代化的联合市场、全球化的国际贸易区、专业化的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柯北新市场为主体的“南北中西”四大市场区,已形成纺织面料、家纺产品、轻纺原料、纺织机械、服装服饰和辅料等为主体的大型纺织专业市场集群。市场的规模效应集聚了大量的海内外客商,2006年整个市场群成交额达到500亿元。

二是市场配套现代化。中国轻纺城拥有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的国际物流中心,入驻联托运企业151家,开辟联托运线路近百条;拥有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电子商务办公区;拥有宾馆酒店、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翻译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约300家;拥有“全球纺织网”、“网上轻纺城”和“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三大网络平台;物畅其流,货通天下,现代化的市场设施有效降低了商务成本。

三是交易方式多样化。今天的中国轻纺城,市场内公司化经营户近千家;定单合同交易约占市场全年成交量的40%;“网上轻纺城”虚拟市场经营户达6000余家,网上年成交额达12亿元。轻纺城交易方式已实现从传统的“现场交易、现金交易、现货交易”逐步向“公司化、定单化、电子化”交易转变。

四是经营模式国际化。今天的中国轻纺城,销售网络遍布全球,目前常驻中国轻纺城的境外企业代表机构352家,常驻中国轻纺城的境外采购商2500多名。市场内拥有自营出口企业近千家,外贸业务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35%。由中国纺织品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全国商业联合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在中国轻纺城主办的国际纺织品博览会已经连续进行了七届,“纺博会”已成为中国轻纺城走向国际市场的金名片。
五是市场管理规范化。今天的中国轻纺城,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全面实施,市场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信用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经营户诚信经营蔚然成风;营业房流转管理体系有效运作,市场交易秩序空前稳定;一站式服务体系应运而生,政府服务优质高效。

三、中国轻纺城发展优势

2006年以来,绍兴县将中国轻纺城的提升发展作为保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将中国轻纺城作为绍兴县的立城之本、立业之本和立县之本,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轻纺城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的发展目标,力争树立中国轻纺城纺织领域的领袖和标杆地位。绍兴县提升发展中国轻纺城,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

一是生产规模优势。全县有各类纺织企业8000多家。年产各类化纤原料127万吨,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左右;织造企业拥有各类织机35950台,其中无梭织机32286台;年生产各类面料425亿米,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印染企业年产量达到115亿米,占全国规模以上印染布总量的30%;服装企业年生产服装1.58亿件。2006年全县纺织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近千亿元,自营出口40亿美元。绍兴县纺织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中国轻纺城市场为中心、约25公里为半径的纺织产业集群区,是国内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之一。

二是产业链优势。绍兴纺织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上游的PTA、聚酯、化纤,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这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并向纺织机械、绣花等产业延伸,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市场产销体系,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绍兴县纺织业的产业链最完整,并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是设备优势。绍兴县目前拥有无梭织机3万台,形成了无梭织机占全国1/6的绝对优势。无梭化率高达95%(欧美无梭化率为70%,日本为50%,东南亚为20%),其中进口的更是占到80%以上,设备的先进性国内外首屈一指;与之相配套的化纤、印染、服装也引进了1.81万台(套)的先进设备,形成了以织造为核心的一条龙专业化生产格局。

四是人才资源优势。绍兴县纺织业已涌现了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擅于技术的纺织人才队伍,对现代化设备运用自如,先进的管理模式也得到借鉴与应用。到2006年底止,全县已拥有各类纺织专业技术人员近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35%。

五是政府主导优势。2006年以来,绍兴县制定了“12345”发展战略,将坚持政府主导作为提升发展轻纺城的首要原则,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轻纺城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建设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举办中国轻纺城(上海/香港)推介会,现代交易区联合市场、国际贸易区时代广场招商隆市;东升路老市场区拆迁改造;柯北服装市场工程启动。政府主导,为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四、中国轻纺城发展战略

1、明确“一个目标”。明确提出打造“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的总体目标,努力把绍兴县和中国轻纺城建设成为国际性纺织产品贸易城市、国际性纺织科技研发平台和国际性纺织品制造基地。

2、坚持“二方联动”。一是市场拓展与城市发展联动,谋划建设约15平方公里的柯北新城,充分发挥轻纺城国际贸易区和柯北新市场龙头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全县城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二是市场升级与产业升级联动,加快中国轻纺城技术市场、中国轻纺城人才市场、中国轻纺城网上市场建设。

3、确立“三项原则”。一是重在政府主导,形成合力;二是重在降低成本,优化环境;三是重在配套延伸,创新发展。

4、完善“四大格局”。南部全面实施老市场区拆迁改造,原地新建建筑面积达16.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市场,切实改善老市场区外部形象,优化交易环境。中部加快建设90万平方米的“交易模式公司化、运营方式国际化、交易主体全球化、交易时间全天化”的国际贸易区。北部在柯北规划建设6平方公里的新型业态交易区。西部改造拓展中国轻纺城钱清纺织原料市场。

5抓好“五个着力点”。抓起点,加快市场发展规划研究;抓重点,加快现代化市场建设;抓热点,加快市场规范化管理;抓难点,加快市场招商拢市;抓亮点,加快市场品牌营造。

公司地址: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东交易区四楼

电    话:0575-85290009/84077288

传    真:0575-84090009

E-mail:scbgs@qfcgroup.com

公司网址:www.qfcgroup.com

网上轻纺城:www.qf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