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12日,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与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联合召开了2002年全国钢材市场形势分析会,会议邀请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进出口总公司、及全国部分钢厂、流通企业、批发市场的专家与企业负责人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分析了今年钢材市场的趋势特点,对明年市场形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带有行业性的政策建议。 会议对2002年钢材市场走势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市场呈现供需两旺,价格稳中有升,企业效益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会议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1-10月,全国钢材表观消费量达1.7亿吨,同比增加22.7%,预计全年表观消费量将突破2亿吨,有可能达2.1亿吨。重点钢材生产企业产销率超过100%。至11月底,全国钢材市场平均价格总水平比年初上升了5.5%,其中,冷轧薄板的部分品种价格比年初价位上涨了800多元/吨,升幅高达近25%。企业效益回升,1-9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税同比增加12.4%,实现利润同比增加9.9%。 对于明年钢材市场的发展趋势,多数代表认为,明年将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步的一年,预计国民经济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世界经济尽管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但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增幅有可能超过今年。因此,国内钢材市场也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供需增幅将可能保持10%左右。同时,代表们也认为,要把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由于国际上美国对伊战争和反恐斗争还存在不确定因素,贸易保护战仍在继续,全球钢材供过于求的格局依旧,以及国内生产结构性过剩等因素影响,会给今后市场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会议对当前钢材市场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看法与建议。一是会议认为只有现代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生产。而当前钢材流通方式现代化发展进程较慢,“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因此,要充分认识流通决定生产的引导作用,加大力度支持钢材流通业的升级;二是面对钢材市场需求旺盛的良好形势,钢铁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盲目扩大产能的苗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重新修订钢铁工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平衡发展,避免出现生产能力过度扩张的情况;三是坚持搞好宏观调控,确保市场平衡发展;四是加强对钢材市场的监测,充分发挥信息对市场的引导作用,促进钢材市场机制的完善,钢材市场功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