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双双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总额达到创纪录的462.30亿美元,其中出口明显高于进口,继续保持并扩大了顺差,从上年的19.28亿美元上升到今年的37.30亿美元,同比增长93.47%。虽然整车出口数量超过进口,但出口金额却明显少于进口达44.26亿美元,形成鲜明反差,暴露出我国汽车出口中的众多问题。
进口量增价升、趋向高档
据海关总署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汽车及其关键件、零附件进口金额为212.50亿美元,同比增长37.0%;其中汽车整车(包括成套散件)进口75.61亿美元,同比增长46.2%。
在整车进口中,小轿车进口增长最快,金额为39.94亿美元,同比增长53.98%;小客车为3.95亿美元,同比增长51.25%;四驱越野车为25.38亿美元,同比增长39.46%。
从数量看,整车进口为227773辆,同比增长40.94%。其中小轿车为111777辆,同比增长46.06%;进口数量已经占到我国进口汽车总数的49.07%;小客车进口为20262辆,同比增长64.36%;四驱越野车为86273辆,同比增长30.77%。
从排量结构看,进口汽车仍以大排量为主。数据显示,1.5L~2.5L是轿车进口的主要排量;3L以上排量轿车增长明显。进口越野车主要为排量在2.5L以上的中高档越野车,3L以上的比例达到50%。
从格局上看,进口车依然呈现高档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特征,主要集中在高档豪华轿车、高档豪华越野车、个性化汽车和各种特殊用途车,以及最新推出的各种款式新颖的中低档车等四类车型上,与国产车形成"品种互补,错位经营"。估计今年进口车市场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预计将占国内车市总需求量的3%左右,销量将比2006年增长10%,进口金额约占国内汽车市场总销售额的10%左右。
出口喜忧交加、亟须规范
2006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从金额看,汽车及其关键件、零附件出口金额为249.80亿美元,同比增长43.24%。其中汽车整车(包括成套散件)出口31.35亿美元,同比增长97.82%;数量达到创纪录的343379辆,同比增长97.11%。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2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79%,其中发动机出口金额为7.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25%。
在整车(包括成套散件)出口中,小轿车出口金额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2.98%,数量为93315辆,同比增长199.82%,占出口汽车总数的27.12%;货车为13.94亿美元,同比增长69.93%,数量为169912辆,同比增长63.21%,占出口汽车总数的49.50%。
从排量结构看,出口仍以商用车为主,绝大多数是自有品牌,货车仍然位居我国汽车出口的第一位,继续发挥着优势。在小轿车出口中,以排量在1000ml和1500ml的车型为主,出口数量5.49万辆,同比增长170%。
从格局上看,我国汽车出口正在改变以亚、非国家为主的格局,向欧洲市场开发。以2006年汽车出口金额排序,向亚洲的出口仍为第一位,所占比例达到43.6%;但欧洲取代了非洲排名第二,达到了23.9%;其次分别为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尽管我国整车出口量已经超越了进口量,但是出口金额仍不足进口金额的50%。2006年出口汽车单车平均价格仅为9156美元,比上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汽车出口秩序混乱,出口企业散、乱、差,低价竞争等是我国汽车出口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亟须规范。
预测2007年我国汽车出口将保持持续增长、同比增长41%,在48万辆左右。随着汇率的变化,2006年出口增速有可能会放缓。此外,今年国家“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等政策还将对我国汽车出口带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