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整体市场价格上涨
一月份刚开始没多久,广州的车价优惠幅度就缩水了,虽然有上海通用、东风日产两大厂家当头降价,但从整体来看,车市的促销已经没有去年12月份那时的疯狂了。如凯越的优惠额由原来万元以上减至8000元左右,上海大众的Polo由原来的4000元优惠缩小为1000-2000元的现金优惠,帕萨特领驭优惠约3000元,比原来的5000元让利略减,飞度优惠幅度也由万元缩至5000-6000元,雅阁2.4舒适版的经销商报价比厂家指导价便宜1.3万元左右,去年年底该车型的优惠幅度一度达到近2万元。有经销商坦言,12月份是为赶任务亏本卖车,现在新年伊始,当然要考虑利润。
虽然车价回涨,但很多消费者还是选择出手,正应了“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而且目前的大部分车型,其优惠价格还是比较有吸引力,这也让本地车市继续保持相当热度。
车价上涨,除了是经销商“见风转舵”造成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多车型卖断货,供不应求。经过去年年底的热卖,以及开年以来市场继续保持较旺盛的消费力,部分车型在经销商手中已经没有库存,车商手中没车,不但购车者急,车商本身更急,因为如果不能赶在春节前上牌,人们可能就会转投他家,白白丢失了一个客户。
热点二:OBD新政引发的症候群
1月1日起,广州强制实行新车安装OBD装置政策,没有安装OBD装置的新车不能在广州上牌。强制实行新车安装OBD装置政策,确实对目前在售的车型造成较大影响,据悉,广州市场上在售的车辆绝大部分都未安装OBD。只有广州本田、北京现代、广汽丰田等少数厂家的车型均已加装OBD并开始销售。
强制新车安装OBD政策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导致部分车型提车时间延长,因为很多厂家的生产线出来的新车是面向全国,不是单单面向北京和广州,所以购买时需要预订,以便于厂家安排生产。此外,OBD政策对一些自主品牌的影响也比较大,如吉利、奇瑞、长城等自主品牌的经销商,由于这些厂家尚不能提供符合政策的新车,现有的车辆也只能异地转售,元旦之后,一些自主品牌车型在广州出现了断档。
该项新政的实施,不但让部分商家忙于应对,也引起广大消费者关注。事实上,在元旦前一个星期,车管所天天出现广州市民因避装OBD排队上牌的“盛况”,新车主们普遍担心要面对加油难、油价贵、维修难“三座大山”。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买了OBD车型而出行不便的事例,OBD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随着时间推移,应该会逐渐明朗。
图为车展
热点三:禁摩促使微面市场走旺
1月1日起,广州市区道路全面禁行摩托车。微面市场首先开始受益,很多原先以摩托车作为主要运输工具和交通工具的消费者,转而用微型面包车代替摩托车。大量的需求无形之中刺激了微面市场的空前繁荣,包括二手车市场的微型面包车在几个月内都几乎被抢购一空,导致目前二手车市场上的微面车源相当紧张,新车市场则是厂家调控优先供应广州市场。
市场上,以长安之星、五菱之光、哈飞民意为代表的车型,在禁摩后的20天左右,销量出现了两到三倍的增长。有业内人士分析,禁摩政策为微面销售带来的巨大的市场潜力,不亚于当年的公务员车改,而微型面包车不仅价格便宜,最接近摩托车,而且油耗低,并可客货两用,最适合做摩托车的替代品,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热点四:汽车卖场再掀重整风波
一月份,位于黄埔大道西的晶都汽车城内有9300多平方米的建筑被城管部门作为非法建筑强制拆除,由于撤场时间紧,汽车城内40多家汽车店将与春节前这段汽车销售旺季失之交臂。有业内人士指出,晶都汽车城的拆除,正是珠江新城“汽车卖场”退潮的真实写照。事实上,近一两年,随着珠江新城地产开发高潮的到来,这些“临时汽车大卖场”都不得不面临退场的压力,从2004年开始,珠江新城内已经有广东名车交易市场、美居汽车城等先后退出。
从当年AEC天河北汽车城撤场开始,广州市区中心的汽车卖场的“硬伤”就暴露出来:地租贵,没有政府正式立项,违章建筑多。据了解,春节之后,国际名车城也将被拆除。偌大一个广州城区中心,就只剩下马会三鹰汽车城一个汽车大卖场,但如今该卖场又是官司缠身,前景堪忧。
面对风起云涌的汽车大卖场,广东汽车市场总经理郑子先和南菱汽车城董事长邓曦晖当时曾经预言,“汽车销售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但可持续发展的成本却很高,三年之后,广州汽车销售市场必定重新洗牌!”三年后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