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 内容

汽车金融应尽早对内资开放
字号:T|T 2006年04月25日08:56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长丰集团董事长李建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正在垄断中国市场,国家应当尽早设立以中资为主汽车金融公司,为中外资汽车制造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否则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土汽车制造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其原因是两年多来却没有一家以中资为主的汽车金融公司被获准设立。而与此同时,现代、宝马等汽车制造“大鳄”正迫不及待向中国银监会申请设立独资汽车金融公司。 李建新介绍,目前,已成立的上汽通用、丰田、大众、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等汽车金融公司,以及已获准筹建的东风标致雪铁龙和沃尔沃等汽车金融公司,这7家汽车金融公司中,5家是外商独资企业,2家合资企业也是外资控股或外方唱主角,如: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由美国通用控股60%;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公司由中银保险占50%股份,神龙和标致雪铁龙各占25%股份,因中银保险是中国银行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可以算是首家曲线由中资控股的汽车金融公司,但仍然是外方唱主角。 为什么国外汽车制造巨头迅速抢占中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李建新认为,其主要目的是要促进他们自己品牌汽车销售,充分扩大国外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汽车工业的最终发展离不开专业化的汽车金融支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汽车工业集团,金融服务是其销售手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的进入,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更难了,由此,也使我们想起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全球著名汽车制造企业,促进了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但也使民族汽车工业陷入两难境地,国外汽车制造巨头都进来了,但基本上掌握了我国汽车行业龙头企业的控制权,使之变成国外品牌汽车在我国的制造工厂,市场没有换到技术,反而失去了我国老品牌汽车的品牌及其市场。 李建新为此提醒,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而我国商业银行又已经淡出车贷领域(汽车贷款余额逐月下降),汽车消费信贷将陷入由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垄断的局面,如果不尽快成立以中资为主的汽车金融公司,任由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帮助国外品牌汽车抢占市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能力将进一步减弱,进一步制约了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 不过,李建新也指出,目前引进有汽车金融经验的境外金融集团参股设立以中资为主汽车金融公司的可能性非常小。一方面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条件不具备。因为我国金融业将于今年底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的经营范围相同,而汽车金融只是银行业中的一个品种,所以,国外金融集团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合作成立汽车金融公司没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是全球著名汽车制造商在我国都有合作伙伴,不可能再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合作设立汽车金融公司中。因此,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努力,也没有成功引进符合中国银监会要求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也许再等几年是同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