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内污染标准明年出台 造车成本可能抬高
日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汤大钢在做客新浪汽车频道时表示,国家环保标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制定工作已经正式启动,该标准有望在明年年底前出台。汤大钢表示:车内污染其实主要存在三个来源,这就至少造就了多方责任人,因此车内空气污染存在太多不可控制因素。我国制定的空气污染物标准是针对汽车所用的材料所释放出来的主要的污染物,比如说一些甲醛和甲苯类的挥发性物质,即“新车污染标准”。该标准的约束对象是汽车生产厂家,而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其实可能是由多方原因所导致的,因此很难界定与约束。
污染源调查之“使用污染”
无论新车还是旧车,无论是国产车还是进口车,几乎都会随着使用的过程而排放“毒气”。而这部分“毒”是最难控制的,其实所谓的车内空气污染就是由“材料污染”“装饰污染”和“使用污染”三部分构成。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只要有以下三方面 :
1.发动机污染。汽车发动机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挥发出的汽油气味,均会使车内空气质量下降。
2.空调污染。由于使用空调而进入车内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车用空调蒸发器若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护理,蒸发器会积储异味,其内部附着大量污垢,所产生的胺、烟碱、细菌等有害物质弥漫在车内狭小的空间里,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差甚至缺氧。
3.高温污染。如果车子在阳光下曝晒一个小时以上,车内的有毒分子会异常活跃,污染物就会成倍增多,有害气体的浓度会急剧增加,此时车内的空气是污染最严重的时候。
新车污染:都是材料惹的祸
新车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配件和材料。无论是操控台还是座椅,无论是车顶毡还是脚底垫,所使用的零配件、胶水等汽车本身的物件,正是这些平时被人们不太关注的小物件小材质,都可能散发大量的对人身体有害的甲醛、苯、甲苯、丙酮等物质。
由于目前在我国尚未制定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家庭汽车市场需求旺盛使很多汽车下了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没有专业部门为气体含量把关,各种配件和材料中的有害气体也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直接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而新车车主成了“享用者”。国外一项研究测试发现,新车出厂后,车内有害气体浓度很高,挥发时间可持续6个月以上,从而使驾驶员身体不适。
装饰排毒:最易忽略的毒源
车主们为装饰自己的爱车而添加的各种香水、靠垫、座套、地胶、玩具等等装饰物,成为了车内环境污染的第二大污染源。尤其是盛夏酷暑高温,更加剧了各种小装饰物中有毒物质的散发……
多数消费者买车后都要进行车内装饰,使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座套、靠垫、靠枕等劣质装饰材料顺理成章地进入车内。这些劣质的装饰材料多含有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有毒物,不同程度地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威胁到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