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20日在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出的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库存较去年年底新增11.8万辆,其中轿车库存增加了10.5万辆,占到汽车库存增量的89%。专家认为,汽车库存增加以及生产和消费自4月份以来出现的明显回落态势预示着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由“爆发性增长”转向“一般高增长”。
来自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现阶段的汽车一般高增长率的均衡水平将维持在15%左右,前期是30%以上。汽车消费和生产增长的调整是一种必然趋势,但仍然是高增长过程,而且这种一般的高增长将会持续10年以上。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汽车累计产销267.71万辆和255.36万辆,产销率为95.39%。其中,6月份轿车产量21.56万辆,实现销量16.73万辆,产量比5月增长2.5%,销量则下降5.84%。
这份研究报告认为,全国汽车生产和消费自4月份以来出现的明显回落态势,是一种源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合理调整,与目前进行的宏观调控关系不大。这种回落部分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高的作用,部分是由于降价过猛使持币观望增加的短期影响,还有就是市场需求增长正在经历由前期的“爆发性增长”向“一般性高增长”过渡。
报告预计,上述三种因素叠加,对汽车市场消费的短期冲击将会很大。但汽车高增长仍然是一种趋势,不会轻易改变,只是这一行业的“过度暴利时代”正在结束,进入到一个正常的高利润时代(相对于其他行业仍然是高利润,主要体现为规模效益和高成长效益)。
“由需求爆炸时的‘井喷’回归平稳的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目前,各国汽车业发展的速度大多降到了10%以下,中国汽车业高速增长的阶段也正在逐步过去,目前汽车业面临库存激增、价格下跌的场景,是其重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