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页
领导致辞
工作职责
工作岗位
工作动态
联系方式
企业、军队和政府间的桥梁

第二届军事物流学术论坛胜利召开


    2008年3月29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中国物流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2008年“军事物流技术专题展览”在装甲兵学院隆重召开,第二届军事物流学术论坛暨装备物流学术交流会也同期举行。展览期间,地方物流领域的优秀企业携带相关产品和典型的应用解决方案参加展览。

 

展会现场

 

    交流会首先由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吴玉金致开幕词,吴副院长代表部队首先对地方企业能够积极参与此次大会表示欢迎,表达要加强军地物流交流和合作,推动军地军事物流及装备物流的全面发展。相信此次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军地合作的开始,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副会长张金隆则介绍了军事仓储技术的应用,特别举例说明了不常用备件需求预测与库存控制技术及军事应用,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军事物流发起人、军事仓储学科创始人、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宗喜教授讲述了物流人才的重要性,军队要加强军事物流人才的培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讲述了物流在今年南方雪灾抗击冰冻期间起到的重要作用,强调应高度重视应急物流。军方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装甲局领导周德隆参谋和后勤指挥学院金秀满教授分别介绍了装甲装备物流建设与发展和军事物流系统工程研究和应用。
 
  最后一项军事装备物流军地科研战略合作签字仪式是前来参加大会的代表最为期盼的活动。合作意向的达成不仅代表了地方企业向军队领域进军成功,同时军方也找到了合适的产品,为军事仓储、物流装备的建设与应用开辟出一条方便快捷的道路。
 
  现代物流理念是由“军队后勤服务”发展而来的。对于军事物流和地方物流,两者之间存在共性,同时也有差异。军事性是军事物流的基本特性。这一基本特性决定了军事物流的发展战略必须以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为根本。新的历史时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引发了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军事理论的深刻变化,战争爆发的突然性、作战进程的快速性、物资消耗的巨额性、保障要求的及时性将成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征。军事物流作为现代战争后勤保障的中间环节和“生命线”,其地位和作用将得到新的更大的提升,保障能力也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地方物流以其加速周转,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系统集成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泉"和现代经济的"加速器".因此,二者皆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加强两者间的研究、合作,共同推动“物流”的发展。
 
  本次“军事物流学术论坛”是应军、地方企业要求,并根据一年来我国军事物流发展的形式和需要召开的。军事物流我们关注由来已久,2006年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直属院校军事后勤指挥学院成功召开了第一届军事物流学术会议,会议旨在促进军事物流及装备物流理论创新与技术应用发展,加强军地物流交流与合作,推动军地军事物流及装备物流的和谐发展。为我国军事物流的发展和第二届军事物流学术论坛的召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届会议成功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国资委、信产部等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总后勤部机关,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等军事院所、各大军区后勤、装备部门分管领导和专家,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技术协会等军、地有关单位负责人,还有来自各大军区后方仓库主管、机关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等。会议及展览总参会人数达到5000余人。其中军方领导160人,地方专家及参会、参展企业代表在100人。学院教授及学员达到了5000人。本次军事物流技术专题展览是我军建军史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将有力促进现代军事装备物流发展及现代物流技术在军事装备保障领域的应用,提高我军的军事装备保障能力;通过促进军事装备物流军地一体化建设,提高我国的国防动员力。本次参展单位都是国内多年从事专业物流服务的企业,如物流设备供应商、信息设备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系统集成商等。各企业展示的也是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和集成系统,符合军队建设现代化军事物流的发展趋势。
 
日期: 201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