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国务院研究室召开“流通业发展问题研究座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贺登才提出,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第三利润”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促进流通领域改革发展,必须有效发挥物流业的作用。但是,物流业在改革发展中面临不少问题:规模速度增长较快,效益提升却不快;物流企业加速成长,但集中度不够;社会物流总费用居高难下,企业利润率逐年走低;物流用地严重不足,而借物流名义圈占土地现象突出;物流业产业地位虽已确立,但尚未落实到经济管理具体环节。为此,贺登才提出促进物流业改革发展的五条政策建议:第一,真正落实产业地位:加快推进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物流管理的条块分割,在国民经济管理环节和具体政策中落实物流业产业地位。第二,切实减轻税费负担:解决物流业各环节税率不统一问题;把物流业全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允许物流企业统一计算与缴纳所得税;减少和降低公路收费,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第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支持关系民生的物流领域,支持物流行业管理和技术创新,开展物流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第四,改革物流用地制度:抓紧开展物流节点城市仓储类物流设施的调查工作,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整合利用现有仓储类物流设施,推行租地建库方式,出台物流用地保护政策。第五,加强物流标准、统计、人才培养和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物流标准体系,深化物流统计工作,巩固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引导物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生产资料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钱巍也参加了座谈会。会上,钱巍介绍了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发展情况,提出生产资料流通规模庞大且增长较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巨大,已经成为我国商品流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目前,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部门重视不够,政策支持力度偏弱;缺乏行业发展规划,市场秩序需要规范;行业集中度较低,流通企业缺乏话语权;企业税费负担沉重,经营困难;一些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凸显,市场投机气氛较浓;工商利益关系尚未理顺,不利于生产资料流通健康发展。钱巍认为,生产资料流通的发展趋势是:网上现货交易将得到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可能改变流通格局;生产企业将提高直销比例,中间环节进一步减少;流通企业将从贸易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未来依靠服务才能生存;流通企业将更多地融入供应链,工商关系从博弈走向联合;流通企业将延伸产业链,以扩大生存发展空间。钱巍提出了几条具体政策建议: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修改不合理的部门规章,建立产销风险共担机制,完善行业统计工作,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降低流通企业税负,完善融资信贷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