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页
领导致辞
工作职责
工作岗位
工作动态
联系方式
高效的服务回报广大会员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年会在青海西宁召开


2005年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年会在青海西宁召开 8月27日-28日,2005年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年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这次会议由协会主办,协会秘书处承办。会议邀请了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会员企业的总经理及业务部门相关人员、部分钢铁生产企业销售负责人共80余人到会,对工商携手,构建钢材市场新秩序,共同促进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8月27日上午的大会由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李智强主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原司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张经就近期国内市场发展的几个相关趋势及钢材流通业应采取的对策做了专题演讲。张司长认为,近期国内市场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重有形市场,轻无形市场;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生产高于流通;产能超过需求;现有钢材产品的品种规格满足不了市场对加工材料产品的需要;外资企业的生存环境优于内资企业;政府主导力量大于市场主导力量。张司长指出,面临新的问题,钢材流通业应当团结起来,通过协会来统领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团结、联合、规范、共赢。工商关系的实质是合同关系,因此,钢材流通业应当根据《合同法》的要求及行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内容周全的行业内通用的标准合同文本,并且在与钢铁生产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时统一使用该文本;政府应将市场统计、分析、预测、警示的职能交付行业协会,并拨给相应的经费;建制立规,如行业信用评定机制;要设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如流通标准、入市标准、从业标准等;从行业整体角度建立钢材流通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如申报流通业的加工工艺专利、流通业的商标、标志注册等;应逐步建立更加符合钢材流通企业利益的进出口钢材询价体系;行业协会要勇于维护会员企业的权益,反映大家的诉求,积极参与政府行业整体布局与规划工作。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秘书长姚广海作了题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的讲话。姚秘书长向与会代表详细讲解了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五大主体——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中介服务机构、消费者和社会信用体系运行需要建立的三大机制——信用信息公开机制、信用服务供求机制、信用的褒扬和惩戒机制,以及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几个重要的保障条件。介绍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目前政府各部门在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实施信用分类监管,解决“严密监管”与“执法效率”之间的矛盾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外汇管理局、建设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均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信用监管的实际需求,制订出台了一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了监管对象的信用指标体系、划分标准和信用分类监管等方面的规范,建立了一系列基础数据库。推进对重点人群的信用管理,启动跨部门的联合监管,逐步形成信息公开和社会联防机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地方也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具备交换功能或数据归集功能的统一数据库或信用信息交换中心,开展信用立法、数据标准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姚秘书长还对行业协会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和具体操作思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行业协会开展行业信用建设工作应以服务会员企业为主,在行业内部深入持久地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会员的守信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协助会员企业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建立行业内部信用信息数据库和重点企业信用档案,并据此开展服务;对会员企业开展信用评价并依法进行公示等等。听了姚秘书长的讲话,与会代表开阔了视野,都觉得受益匪浅。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会长李耀强也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李会长说,今年三月以来,我们又一次明显地感受到了宏观经济形势对我们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完全是负面的,而是喜忧参半。钢材市场价格整体向下的趋势可能会保持一段时间,这对于流通企业的经营来说是很大的不利,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疾风暴雨的冲击,大家成功地经历了洗礼和考验;工商双方经过了这样一轮暴涨暴跌,心态将更趋于理智,将会促使我们双方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双方合作的基础;中国经济在未来的两三年内有可能处于下降通道,但从长期来看仍然是增长的,现在的调整对于未来的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从目前国际国内形势来看,投资、出口的高增长恐怕不能持续,消费增长的势头开始出现,由于在始于2000年的本轮经济周期中大家财富的积累,消费有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信用体系的缺失,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信用体系建设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金属流通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将有所改善;随着钢铁期货的推出,钢铁定价机制将重新制定,将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钢铁行业,经营方式将有所改变,新的钢铁定价机制和避险机制的出现对行业软环境的改善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应当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形势对我们的影响,降低预期,坚定信心。在2002~2004年的钢材市场上升周期金属流通企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大家对未来两三年的困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我仍然认为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行业,市场容量很大,集中度低,金属流通企业不可或缺,风险相对较小,值得我们大家长期地做下去;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要发扬传统,积极创新,改变合作方式,变业务或思想上的合作为行为上的合作,单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应对市场的变化,这一方面需要协会的组织,更需要协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在外部条件变化时,应把握好收缩与扩张的时机。 8月27日下午的座谈讨论由会长李耀强主持。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功佑、安徽省徽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齐虎、北京市物资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沈小静、河北物产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强、上海舜业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薛长江、中山市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中民、上海鹿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钢材部副部长刘松、上海期货交易所鲍建平总监分别就新形势下金属流通企业商业流通模式的变革、如何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行业的地位和作用、金属流通企业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钢铁生产与流通企业如何建立良好的工商关系,共同促进钢材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地发展、协会应当如何发展等话题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会场讨论气氛热烈。最后,会长李耀强做了总结发言。李会长说,提高金属流通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竞争力,需要依靠金属流通行业全体同仁自身的努力,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致力于制度环境的改善,加速自身的发展。最后是颁奖仪式。协会领导对2004年金属流通十强会员企业及2004年优秀钢材市场予以表彰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日期: 200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