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页
领导致辞
工作职责
工作岗位
工作动态
联系方式
高效的服务回报广大会员

“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计划”近期启动


近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生产资料市场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北京思齐博雅教育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将面向物流企业推出“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培训计划”。 目前,我国企业信用问题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信用费风险问题。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三角债问题一直是企业最棘手的问题,很多企业因为被他人拖欠和赖帐,最终倒闭破产。更多的企业陷入相互拖欠、坏帐的泥潭,每年经营的利润还不够偿还银行的利息。我国企业坏帐率是5%~10%,而美国企业的坏帐率是0.25%~0.5%,相差10到20倍;我国企业的账款拖欠期平均是90多天,而美国是7天。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我国企业的无效成本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4%,而美国只有2~3%。 第二是企业竞争力问题。信用与企业竞争力有着密切关系。西方企业把信用赊销作为主要的销售手段和竞争手段,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而我国企业由于惧怕被拖欠和赖帐,很少采用赊销方式。加入WTO以后,如果我国的企业仍然怕赊销、不赊销,必然无法应对激烈的竞争。 在西方国家,企业信用管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科学,它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经过研究机构和企业不断完善和实践,这个学科的研究非常成熟。信用风险、拖欠、坏帐,市场经济国家大都经历过,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都曾爆发过企业信用危机,呆坏帐严重,拖欠盛行。后来企业开始重视信用管理,纷纷学习和运用信用管理技术,最终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全面启动,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市开始建立地方性的信用体系和制度。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整治市场经济秩序,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高速发展。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社会信用体系和制度的重要性,两会代表呼吁迅速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一股学习先进的信用管理知识的热潮已经形成。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鉴于信用管理仍是空白,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所有企业都将建立科学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部门。 我国企业学习信用管理知识和技能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有鉴于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生产资料市场专业委员会即将举办 “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培训班”。 该项目联系人:李红雨、贺凌;电话:010-68392229-292、293;传真:010-68392289;E-mail:ling_he00@yahoo.com.cn。
日期: 200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