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供需保持快速增长
上半年,尽管受非典疫情的冲击,生产资料市场仍保持交易活跃,供需两旺,价格攀升的势头。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规模和增速均创下历史新高,市场保持基本均衡增长,价格在结束了长达两年的低迷下降态势后明显攀升,流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增长。一、上半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供需特点(一)市场需求旺盛,销售大幅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436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0.2%,无论是销售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是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拉动生产资料销售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基础原材料消费需求的大幅上升;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创下近10年的最高升幅,超过了30%;三是出口需求增势强劲,例如汽车出口增长近2倍,钢材增长58.2%,原油增长27.2%,成品油增长65%,煤炭增长17.8%。另外,前两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需求平稳,价格持续走低,生产和经营单位尽量减少库存,当市场发生需求上升、价格上涨的变化后,在市场机制及消费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大量买进补充库存,也促进了生产资料销售的大幅增长。这一状况显示我国经济发展中需求不足的局面发生了显著改观。(二)价格明显攀升,近期高位回稳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拉动了市场价格的攀升。1-6月份累计价格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6.5%,比年初上升3.5%。从环比价格水平看,今年前三个月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在去年12月份上升0.7%的基础上,1月份上升0.9%,2月份上升1.7%,3月份上升1.5%,4、5、6三个月环比价格水平有所回落,呈现高位回稳态势。今年上半年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出现的较大幅度上涨,是近几年所没有出现的可喜变化,虽然有去年基数相对较低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市场供需活跃,消费需求增势强劲,以及国际价格上涨等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监测的200种生产资料价格变动情况看,价格上涨的品种主要集中在油品、天然橡胶、钢材、生铁、塑料原料等基础性能源、原材料上。其中汽油1~6月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0%,柴油上涨21.9%,天然橡胶上涨57.1%,钢材上涨14.8%,铸造生铁上涨29%,聚丙烯和ABS树脂分别上涨12%和11.4%。(三)资源充裕,供需关系基本稳定上半年,生产资料供需基本平衡,市场大体稳定。虽然4、5月份受非典疫情冲击,市场增势一度出现回落,但总体增幅仍保持较高水平,尤其六月份以来,市场增长又表现出加快势头。1~6月份,19种主要生产资料资源增长17.7%,需求增长17.3%,供需表现为均衡增长,供需差率为2%。与去年同期相比,资源增幅提高3.3个百分点,需求增幅提高3个百分点,供需差率约缩小1个百分点。(四)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提高活跃的市场为生产、经营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得到改善,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加。一是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效益明显增加。据对部分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统计,今年前5个月,流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达38.5%;累计赢利同比增长37.5%。二是有力拉动了相关行业效益的提升。1~5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9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8%,其中煤炭行业增长40.3%,石化行业增长1.1倍,冶金行业增长1.43倍,有色行业增长1.1倍,机械行业增长1倍,建材行业增长69.2%,轻工行业增长23.3%,纺织行业增长32.3%,电子行业增长21.4%。当前生产资料市场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过大,出现过热苗头。如部分建筑用材价格再次出现飙升,以螺纹钢为例,自6月下旬至今的20天内吨价涨幅就达到400元上下,目前最高已达到3300元/吨。价格大幅上涨,不仅会给后序产业带来负面影响,还会造成市场秩序的不稳定;二是进口出现大幅增长。上半年,19种主要生产资料进口同比增长达到34%,高于去年同期增幅约16个百分点,占总资源的比重12.8%,比2002年提高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近1个百分点。其中钢材进口1850万吨,同比增长57.9%;汽车进口90553辆,增长74.6%;原油进口4380万吨,增长32.8%;成品油进口1268万吨,增长59.7%;天然橡胶进口59万吨,增长54.9%。这些产品进口的大幅增长,不仅加大了国内市场资源的占有份额,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相关产业带来冲击。二、对全年生产资料市场走势的基本预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及出口需求增长均达到较高水平,国家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今年的经济增长还会起重要的支撑作用。据此估计,全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总体将保持供需两旺的运行态势,按目前的趋势看,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有可能突破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在18%左右,增长幅度及规模达到近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从市场价格上看,一季度呈现持续明显攀升,二季度4、5月份环比有所回落,部分价格升幅较大的商品,如钢材、油品、天然橡胶等受资源及国际行情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稳定或不同程度回落。6月份以来价格总水平环比止降趋稳,部分产品价格出现较快上升势头。预计全年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仍会有3%左右的升幅。 三、主要生产资料商品供求状况 1.钢材:市场需求上升,资源大幅增长,价格明显上扬。据统计测算,今年上半年,钢材市场需求增长达到21%,其中出口需求增幅高达58.2%。受需求及价格上涨的刺激,钢材资源大幅增长,其中工业生产完成10896万吨,增长17.4%,进口1850万吨,增长57.9%,钢材新增资源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93万吨,增幅达到21.9%。春节过后,钢铁企业不断上调出厂价格,在旺盛的需求和一些投机因素的推动下,钢材价格上涨明显,有些品种如热轧薄板等一度接近历史最高价位。4、5月份生产用材由于前期价格上涨迅猛,引发大量境外资源进口,导致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加之SARS疫情及需求减弱、库存增加等因素影响,价格一路下滑。建筑用材由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升温,需求十分旺盛,出现了多年来少见的资源供给不足。进入2季度后,钢铁企业频频上调出厂价格,市场价格也不断攀升。到6月下旬,全国许多地区线材和螺纹钢的市场价格已经超过了3000元/吨大关,最高的达到了3300元/吨。6月份,全国流通环节钢材价格指数比年初上涨10.1%,比去年同期上涨13.9%,1~6月累计钢材价格指数比年初上涨8%,比去年同期上涨14.9%。今年下半年,在国家不出台新的保护措施情况下,进口配额量较为充足。如果国内价格继续保持高于国际水平的格局,钢材进口的大量增加将在所难免。预计全年钢材进口量将达到或超过3000万吨,其中各类板材的进口仍占主要部分,加之国内新增能力的大量投产,资源较为充裕。另一方面,以板材为主的生产用钢材,因为机电产品生产速度回落,使得消费需求力度减弱。所以,生产用钢材,特别是薄板市场继续供大于求,销售价格相对低迷。建筑钢材市场近期仍将继续保持供需两旺,价格坚挺态势。 2. 汽车:市场活跃,产销旺盛,价格走低。尽管4、5月份汽车产销一度出现回落,但纵观上半年,全国汽车市场在2002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仍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产销量屡创新高。上半年累计汽车产量212.58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2.2%。4、5月份生产出现短期走低以后,6月份,全国汽车生产从谷底跃出,汽车产量35.01万辆,比上月增加2.58万辆,重返高速增长轨道。另据海关统计,上半年累计汽车进口9.06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74.6%。 上半年全国汽车新增资源量22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56万辆,增长33.5%。今年以来,由于汽车产销快速增长,新车频频上市,国内汽车价格降价频繁,降价范围之大,降价力度之强,前所未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夏利、吉利、富康、爱丽舍、奇瑞、昌河、POLO、帕萨特、索纳塔、红旗、宝来、中华等十多个品牌近40种车型不同程度降价,有的车型最高降幅超过30%。6月份流通环节汽车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8%,1~6月累计,汽车价格同比下降1.8%。 目前,我国汽车已经进入大众消费期,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下半年,我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产销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不过,经过近几个月汽车企业连续大幅增产后,我国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已发生明显改变,加之去年下半年基数较高,因此,下半年汽车产销增幅将出现回落,但全年总体上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另外,由于我国目前汽车总体价位水平还比较高,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而且现阶段,企业竞争最重要的武器仍是降价,加之下半年仍将有多款新车面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国内汽车市场价格将继续小幅下降。 3.煤炭:供需大幅增长,价格保持平稳。今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运行良好,市场供需高速增长,价格保持大体平稳。上半年全国煤炭新增资源量6.21亿吨,同比增长16.1%。 煤炭价格保持平稳,6月份全国流通环节煤炭价格指数比上月下降1%,比去年同期上涨0.7%。上半年累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比年初增长0.5%。以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为例,其中电力企业使用较多的大同优混煤价格,波动幅度较小,一般维持在1—3元/吨之间。 下半年,国内电力生产和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对煤炭的消费需求有望匀速增加,因而,煤炭市场总体将保持平稳,价格不会出现大的起伏。石油:供需加速增长,价格高位回稳。受国内经济加速增长,国际行情高位坚挺的带动,上半年我国石油产品市场总体呈现需求上升,资源增长,价格明显上扬的态势。上半年,原油新增资源量达到1577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827万吨,增长13.1%。资源增量主要来源于进口,上半年累计原油进口4380万吨,比去年同期多进口1082万吨,增幅高达32.8%;累计生产11390万吨,同比增长2.1%。原油加工量累计完成11390万吨,同比增长7%,其中6月份完成原油加工量有所提高,环比增速由5月份下降5%,转为上升5.9%,显示市场需求在回升。其中汽油、柴油的累计产量分别完成2293万吨和405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4%和6.6%,表现出较强的市场需求增势。年内国内油品市场仍存在诸多有利因素。一是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始终在高位振荡,上半年国际原油平均离岸价格达到每桶29美元的水平,比去年同期提高27.4%。虽然进入二季度后原油价格有明显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并且6、7月份又有所回升。由于OPEC配额的增减要<
日期: 200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