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页
领导致辞
工作职责
工作岗位
工作动态
联系方式
高效的服务回报广大会员

开拓经营新思路


赢战金融风暴·高端访谈

开拓经营新思路

——访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恽绵

本报记者 林振强  实习记者 冯枫

 现在物流企业面临的是成本上升、业务量下降的双重挤压。”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恽绵这样描述物流企业的窘境。虽然时令上的春天已经到来,但全球经济似乎仍停留在寒冬。不过,日前国家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却为物流行业吹来了暖流。物流企业还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抓住机遇,渡过难关?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恽绵。

缺衣少粮 艰苦行军

“物流企业的收入下降了,这是最直接的影响。恽绵说。过去一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89.9万亿元,虽保持了较快增长,但物流需求增长明显趋缓。对于为外贸、制造业等提供服务的物流业来说,上游的企业不景气,自己也很难“填饱肚子”。

物流企业收入下降,另一方面也与客户为了转移成本,极力压力物流价格有关。恽绵说,以前的物流企业是“小批量多批次,不惜牺牲物流成本,也要把服务做好。”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变成“大批量少批次,只要能把价格降下来,甚至服务质量也能降低。”

“活命最重要”已成为现今许多企业经营者的信条,但要生存下去,却并不容易。“我们也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燃油成本6年之内上涨了28%;人力成本近两年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在恽绵看来,物流企业本来的利润就很薄,再挤压成本就没有利润了。没有利润怎么办?能撑就撑,不能撑就倒掉。

在大环境下,物流企业大多面临着类似的窘境,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还有更大的问题需要面对。“外资企业不差钱,而国有企业也能解决资金的问题,对于民营物流企业来说,则往往融资无门”恽绵说。按照目前银行抵押贷款的模式缺少固定资产、证券或是连带企业做担保的大部分民营物流企业,要想通过贷款寻得御寒的“棉衣“却并不容易。

转变思路  突破重围

日期: 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