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页
领导致辞
工作职责
工作岗位
工作动态
联系方式
高效的服务回报广大会员

王国文担任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区专家委员会委员


9月3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专家咨询委员会暨第一次专家咨询会议在营口自贸片区召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博士担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成立大会上,王国文博士做了题为《依托基础设施,打造产业集群;发挥自贸优势,建设新增长极》的主题发言。 王国文博士认为,产业集群又叫经济集群,是共聚企业共享正向外部性而形成的增长极或增长中心。海港、空港、陆港等基础设施因其提供的低交易成本条件而成为吸引产业聚集的必要条件。依托基础设施、打造产业集群,成为产业园区聚集的一般规律。辽宁(营口)自贸片区,位于辽宁沿海产业带、沈阳城市群、沈大发展轴多重区位叠加地带,独特的区位条件,需要用放大的视角,将港口、机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要素纳入作为自贸区的核心要素,再叠加自由贸易区政策优势,使营口自贸片区具备了依托物流核心基础设施,吸引高端产业聚集,打造成为东北亚区域和“一带一路”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物流枢纽和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制度创新的示范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区。 因此,因此,营口自贸区建设,要放大自贸效应,将港口等核心基础设施要素,纳入自贸区范畴。 ​产业发展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营口自贸区的产业发展,首先是物流集群,以物流先行,带动创新型产业在园区聚集,形成新的增长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要瞄准未来产业。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科技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干细胞等成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人类即将结束化石能源时代,新能源、新材料成为具有前景和空间的产业。 在制度创新方面,王国文博士提出了营口自贸区需要深化研究的三个重点。 首先是加强定位研究。要明确营口自贸试验区在“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在辽宁、在营口不同圈层的总体定位。自贸区的作用,在服务国家战略,所以要考虑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自贸区要做区域发展增长极和动力引擎,因此,应深入研究自贸区对营口市整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 其次是深化产业研究。自贸区要发展高端产业、创新型产业、 要加强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集群建设的研究、对创新金融的研究、对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研究,制定产业引入的路线图。 第三,要关注制度创新。营口自贸区的制度创新点,要研究上海、深圳哪些政策可以首先拿过来实施,可否形成在东北地区可复制的经验。制度创新的重点,是建立区港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港口在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和产业引领作用。因此,要研究港口多层次参与自贸区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 (甘凯龙)
日期: 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