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爱鲜蜂发布正式声明,称中商惠民对爱鲜蜂已完成战略投资,而中商惠民官方也正式宣布,中商惠民(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商惠民)完成对知名社区电商爱鲜蜂的战略投资并控股。
低调的中商惠民投资了明星公司爱鲜蜂,这起投资对双方究竟意味着什么?又会在双方主攻的社区O2O市场掀起怎样的波澜?第一物流全媒体 现代物流报记者综合报道。
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中商惠民:低调前行的潜力军
中商惠民究竟是什么来路?在其投资完明星公司爱鲜蜂后,这家低调但却发展迅猛的公司也立刻引起公众的注意,人们恍惚中才发现:一家做社区O2O的新星已经冉冉升起。
① 低调的创始人:张一春,中商惠民(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毕业于浙大电气自动化专业,做过工程师、通信技术和商业管理。
2012年开始,快消品行业销售进入瓶颈期,粗放式的传统销售渠道急需升级和改造,张一春迅速捕捉到这一商机,针对社区便利店进货难的痛点,选择自建仓储、物流,将中商惠民打造为社区便利店的第三方配货平台。
张一春对社区O2O的独到见解成功吸引了曾任统一集团华北区域营销总监的苏小新,两人经常一起交流。最后,苏小新从供职17年的统一跳槽到了中商惠民,担任中商惠民副总裁。
成功吸引合作伙伴还不够,张一春还赢得了投资人的赞赏。在中商惠民天使轮投资人盛希泰眼里,张一春温和圆润,永远笑眯眯地说话,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强势的人。
“先做海绵,后做石头,先吸收你所有意见,然后再出拳。”盛希泰说,在投资中商惠民前,他连续几个月和张一春在一起,每周频繁见面,针对这个行业他问了几千个问题,张一春无一不是对答如流,考虑周全,让盛希泰很震惊。
做事高调的张一春在处事风格上却极其低调,中商惠民在举办B轮融资发布会的时候,发布会现场前两排是合作伙伴和投资人等,张一春把自己的名牌放在了第三排的角落里。
② 自建仓储物流的重模式:中商惠民对自己的定位是社区O2O,主营业务是面向夫妻店的快消品B2B平台,其自营、自建仓储物流的模式像是快消B2B版的京东。
中小便利店供应链上游层级多且散乱(一般从厂商到终端要经历4-6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3%-5%的利润),传统的订货方式基本靠电话或上门,而批发商往往为凑满一车牺牲发货时效,两者效率都不高,并且假货、串货现象也时有发生。
针对品牌商和便利店的痛点问题,中商惠民打造成连接品牌商和社区便利店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成为社区便利店的配货商,并且自建仓储、物流。这种重模式也让发展至今的中商惠民建立起了自己的竞争壁垒。
到目前为止,中商惠民已经成功探索出一条B2B2C的经营模式,覆盖全国45万家社区便利店,并开始向C端消费者发力。显而易见,做B2C的爱鲜蜂会给长于做B2B的中商惠民以各种C端的有益资源,这样就可以助中商惠民走通B2B2C的模式道路。
③ 一路高歌猛进:中商惠民成立于2013年5月,2014年获得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的天使投资,其后于2015年1月获得达晨创投、金浦资本领投,中信基金、浙商创投、复星昆仲跟投的近亿美元A轮融资,2016年9月获得由中创资本、西部优势资本、中合担保、达晨创投、人众资本、同系资本共同投资的13亿元B轮融资,据传B轮融资前估值已达到20亿美元。
此次投资完爱鲜蜂,中商惠民官方表示双方将合力打造社区电商新商态,力争在2017年实现规模盈利。
▌爱鲜蜂:挫折中砥砺前行
在2016年的资本寒冬里,爱鲜蜂一度陷入裁员风波,但其终究还是走出发展迷雾,在2016年11月获得美团点评投资。此次获得中商惠民投资也再次展现出其良好的发展势头。
① 解决社区便利店配送难题:爱鲜蜂于2014年5月上线,定位于“掌上便利店”,即依托社区便利店,为周边消费者提供30-60分钟生鲜百货配送服务,解决用户的各种即时消费需求。
在与社区便利店的合作上,爱鲜蜂采用共享经济模式,没有自建前置仓和配送团队,而是对已有的线下资源进行升级和改造,通过社区便利店向上链接供应链,向下链接用户,既与供应链合作,又为社区便利店统一供货,即同时承载B端和C端的双向业务,形成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
② 进军上游供应链愈加紧迫:随着社区O2O的进一步发展,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而要想确保产品品质,爱鲜蜂就要打通上游供应链,在商品的供应渠道上持续发力,而中商惠民长期经营的B端供应链资源无疑会助力爱鲜蜂开拓渠道。
显而易见,爱鲜蜂的生鲜优势及B2C模式与中商惠民的快消品优势及B2B模式会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中商惠民to B的供应链优势和爱鲜蜂to C的运营优势结合后,将有利于实现生鲜与快消品的B2B2C全产品、全通道模式,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社区O2O成风口
阿里京东正激战
近一两年来,社区O2O受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其中有不断冒出的创业公司,如易订货(B2B 移动订货平台+SaaS 软件)、店商互联(批发商合作模式)、掌合天下(平台模式)、进货宝(自营模式+消费品)等;也有巨头纷纷涉足,如阿里的零售通和京东的新通路。
▌零售通
2016年年初,阿里巴巴启动了零售通项目,不仅利用电商优势为传统线下零售小店赋能,更招募了一批“城市拍档”为它们提供货源、配送等一系列服务。
① 强化物流优势:零售通有以下两大优势:首先是货源丰富,凭借阿里巴巴丰富的商品品类,零售通平台目前的商品品类大约有3万多种,并且还在不断地丰富货源中;
其次是技术优势,通过阿里巴巴强大的大数据运作,零售通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数据反哺品牌商,品牌商能够利用数据更精准的进行定价、营销,同时降低人员、物流的成本,帮助它们更高效的触达终端受众。
值得一提的是,零售通正在不断强化自己的物流能力,目前是通过区域仓直接发货到每个零售店,但这种模式无法满足零售小店的需求,所以零售通希望接下来在每个地级市建立城市仓,每个品牌商的产品都可以入驻城市仓,然后由城市仓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
② 欲覆盖百万小店:目前零售通已经在12个省近100个城市落地,覆盖十几万家零售小店,拥有1500多人的“城市拍档”。
但阿里的野心不止于此,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曾放豪言:零售通的目标是三年内覆盖100万家零售小店,并将持续强化货源、物流、产品等方面的优势,为合作伙伴和零售小店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通路
2016年12月,成立一周年的京东新通路事业部宣布,面向全国的中小门店推出一站式B2B订货平台“京东掌柜宝”。这也意味着京东在进军社区O2O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① 品质保证物流迅速:京东新通路做的事情也是连接品牌商和终端零售店这两端,改造传统的品牌商与终端零售商的分级代理模式,让品牌商直接入驻京东新通路,然后由新通路直接供货零售商,打造让平台、商家和终端零售商三方获益的平台。
新通路很明确地向外界展现出他的两大优势,首先是凭借京东多年来建立的不卖假货的良好口碑,继续向终端零售店保证平台供应商品的品质;
其次就是依托京东的物流优势,新通路在仓储方面实施了对B端商品的分区管理,配送标准则和面向普通消费者一样,使目前在消费者端已实现211配送服务区域也可以在门店端实现。
据了解,京东新通路和品牌合作中采取自营为主的模式,京东采进销出,相较于传统B2B渠道,京东新通路将3-5级分销渠道,缩短到1-2级,从而帮助品牌厂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② 欲覆盖50万家门店:京东新通路公布了未来一年的“小目标”:2017年覆盖国内50万家中小门店,并且最新上线“慧眼”系统,它以京东新通路数据为基础,将为品牌商量身打造经营投资优化一站式大数据平台。
新通路在2016年铺设了5万家门店,分布在河北、四川、江苏、山东、重庆和北京。经过上线一年对模式的打磨和优化,京东表示新通路的模式已经成熟,2017年要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现代物流报(微信号cn156news)记者 王彦丽
友情提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