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页
领导致辞
工作职责
工作岗位
工作动态
联系方式
高效的服务回报广大会员

揭秘!京东物流大开放 背后下的是这样一盘棋


“京东物流就一个目标,希望在整个大的环境体系下,通过对消费者、商家和行业信任的不懈追求,结合京东物流开放的优势、智能化的能力,将在B2C领域对终端消费者的服务能力,延伸到整个商业零售领域,成为中国商业零售领域基础设施的提供商。”

这是11月23日,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商城运营体系负责人王振辉在京东物流品牌战略发布会上为京东物流开放的未来12年设定的目标。

京东物流开放谈了3年多,以往都是试点多于正式、小打小闹多于全面铺开,而这一次,京东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将物流开放上升到了战略层面,可以想象未来动作将不断加快。

在如今电商销售增幅不断下行的情况下,纯电商概念不再受追捧,线上线下、O2O、新零售等概念渐进涌现,整个行业都在探索下一个能飞起来的新通道。京东这个时间节点大张旗鼓地推物流开放,蕴含着对未来怎样的思考?对于从电商件发家上市的通达系来讲,又是怎样一场腥风血雨?京东物流要做中国商业社会基础设施提供商的美梦又能否实现,或者说这种颠覆能否到来?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商城运营体系负责人王振辉

十年磨物流 终得一朝开放

1、以前小打小闹 此次上升战略层面

京东物流开放从2013年就有声音传出,之后小动作不断,补贴、优惠、赋能、销量增长等吸引手段也层出不穷,直到此次全面开放经历了近4年,已经有6万余品牌商家达成了与京东物流的合作。

与曾经喊出的物流开放相比,此次的战略更为明确。王振辉表示:“今天开放的范围不仅限于物流能力,而是全链条的开放,包括售后能力、客服中心、呼叫中心、供应链金融能力等,我们内部关注的力度都是不一样的。”

2、电商变革 提前布局物流

选择这样一个时间点进入全面开放拓展的京东物流或是基于两方面考虑,一个是大环境,一个是自身能力。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中国电商物流指数解读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物流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化物流的总额翻了4.5倍,从49.1万亿到219.2万亿;物流业总收入翻了4倍,从1.88万亿到7.6万亿;物流园区数量翻了6倍,从200个到1210个;物流从业人员翻了1.7倍,从1780万到3000万。

而推动物流大发展的电商也在逐步结合线下和物流转变为“新零售”,物流不再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而是纵向拉升延展为供应链需求,更是成为未来新零售的有机组成部分。京东提前切入布局或是一个考量。

京东物流全面开放

3、物流能力大成 正式出山

①成长阶段达成。其次,京东物流十年,经历了3个阶段,2007年-2009年的初创,逐步壮大自建物流的仓储、配送队伍;2010年-2015年,以京东亚洲1号为代表,开始了专业化、规模化、自动化物流建设;而从2016年开始,京东认为条件成熟,开始步入全面开放和智能化时代。

②3张仓配网完善。这种条件成熟,拥有向外输出技术、服务的能力体现在一系列数字上面。据悉,截止今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已经形成了中小件物流网、大件物流网和冷链物流网的三张网布局,拥有7个智能物流中心、254个大型仓库、550万平米的仓储设施、6780个配送站和自提点,完成了对全国2646个区县的覆盖。

其中,中小件物流网已覆盖中国大陆93%的区县,211及次日达订单占比已经达到了85%,大件物流网已全面覆盖中国大陆的所有省级行政区,冷链物流网则通过10城生鲜仓覆盖全国,目前依旧在快速扩张中。

③客户体验出彩。简单以全国建立起这样3张完善网络的层面比较,京东没有竞争对手。而在此基础上,京东的物流服务体验也是让其有信心开放的原因所在。

根据国家邮政局2016年10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显示,每百万件包裹中京东物流的延误为0.09件、丢失损毁为0.02件,0.21件受到客户申诉,但相比整个行业中的数字分别为:1.81件、1.66件、2.27件。

开放的不仅限物流是整个供应链打包服务

1、线上线下、多平台一盘货的全链条产品

那么京东对外开放,到底是哪些内容呢?王振辉很明确表示,不仅限物流能力,还有整条供应链上的服务,例如售后、客服、金融等。最后做到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提高消费者体验的目的。

这种服务被京东定义为线上线下、多平台、全渠道、全生命周期、全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产品。简而言之,就是除了让商家和品牌考虑前端营销、提高销量的事情外,其他京东全包了,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物流规划发展部负责人傅兵在现场解说中,介绍了这种物流开放内容的三个层面。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物流规划发展部负责人傅兵

2、开放内容一:仓配一体的供应链服务

首先是仓配一体的供应链服务。①仓配一体化上,京东想做的是多渠道、多平台、线上线下全部一盘货的一套体系内流转。“在前端,京东物流打造了智能对接平台,能承接京东、1号店、垂直官网、微信端口等多平台、线下经销商、分销商、自营门店等多渠道的订单需求,同时保证物流信息及时的反馈。中台,打造的是多平台多渠道库存共享和整合管理,以及集成的订单生命周期管理,基于京东平台长期消费数据的积累和对消费需求的了解和洞察,利用京东的仓储和转运网络,实现库存的科学合理部署,快速在全国铺货和销售,并通过强大B2C和O2O配送体系无缝连接,完成不同平台和渠道的订单交付,满足各级用户的需求。”

②供应链服务,京东着眼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全链条服务,例如与李宁达成的合作,实现了李宁线上多个电商平台和华北地区线下实体店的产地仓、销地仓、B2B、B2C等多个仓库整合,统一调拨、补货、运输、配送。另一方面则是针对不同行业的供应链特性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例如3C行业有针对高值、系列号的细致管理体系;服装行业多地备货逻辑和淡旺季的运营策略;在大件的解决方案中,着重提供大家电、家居家装、运动健身等产品仓、配、安一体化的服务;冷链物流上提供全程温控的多温层冷链物流产品。

3、开放内容二:快递服务

其次是京东的快递服务。这是消费者对京东印象最深刻的维度。概括来看,京东有三个方向上的快递服务:常规产品上,有“211限时达”和2小时内送达的“极速达”。增值服务上,有晚间7点到10点送达的“夜间配”和40天内任意时间送装一体的大家电“长约达”。精准服务上,有1小时内送达的“移动仓库项目”和任选时间的“京准达”。

为了配合这样的标杆性递送服务,京东还推出了42个城市免费上门接货服务,提供代收货款、保价、自提等增值服务。

4、开放内容三:物流云服务

最后是京东物流云服务。京东的云服务并没有多少特殊性,与市场上的物流云服务一致,提供云系统,解决预测、部署、管理问题,给出一些最优路径跟物流问题的解决方案。

傅兵在发布会上还公布了一些与之前商家物流合作达成的数据:库存周转天数平均缩短8天,发货时效平均缩短2天,销售额平均提升 87%,客户满意度平均提升113%。

都想成为商业基础设施谁能先占一城?

1、京东物流想成为商业基础设施

“京东物流要成为整个中国商业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王振辉对京东物流开放的目标谈得很明确,通过上述内容获取商家、消费者、整个行业的信任后,其雄心直指整个商业的基础设施。

王振辉认为,京东物流在将B2C领域对终端消费者的服务能力延伸到整个商业领域,构建一个能够整合电商、金融、大数据、技术等各方资源的生态系统后,这个生态系统将不断进化和演变,最终将成为中国商业领域的基础设施。

2、阿里也想成为商务基础设施

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也曾讲过有关商业基础设施的话题。他认为,未来中国80%以上的企业会使用到互联网的电商平台、物流体系、金融服务、云计算以及跨境服务,因此判断阿里提供的服务会是企业继水、电、土地以外的第四种不可缺失的商务基础设施资源。

虽然两者商业模式不同、提出的概念也不同、连切入点都不一致,但对比可以发现,其覆盖的内容却相差无几,物流体系、金融服务、云计算、跨境均在两者的考虑范围内。脱离纯电商时代,或许两者的视线已经进入了以商业基础设施为目标的,多维度、全方位、多领域的竞争。

3、智慧物流大方向敲定

但无论未来哪家占据上风,但从物流来看,智慧物流大方向已经敲定。

不久前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菜鸟网络CEO童文红提出了智慧物流是商业链、供应链的基础设施的看法。而此次京东也提出了物流下一步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的方向。

以京东为例,目前其智慧化理念展现在3个方向,自动化运作、数据化运营和智慧化供应链。

具象化出来,较外界熟知的是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货车、无人仓等的研发和应用。

京东集团副总裁兼X事业部总裁肖军表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已经让京东物流在仓储布局、拣货路径优化、智能排产、路网规划、动态路由规划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提升了运营效率;而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组成的智慧物流更将成为京东智能化商业版图中的关键环节,提升全社会的物流效率,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体验。”

京东集团副总裁兼X事业部总裁肖军

不对标民营快递但变相抢食?

1、不分拆,单推品牌参与竞争

京东物流的对外开放,意味着京东不再仅仅局限于京东平台上的一亩三分地,而把自身的物流作为一个物流品牌向外推广、参与竞争。

傅兵说不仅仅是大品牌,中小商家也是他们的合作目标,当然他坦承更倾向于跟大品牌合作。虽然他解释并非所有合作模式都是线上线下、多平台多渠道一盘货的合作方式,针对不同需求会有个性化方案,但作为京东内部重点关注的全面开放模式,毋庸置疑这种全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才是京东将大力补贴、全力支持、积极拓展的主流。

2、必不可免的订单抢夺战

这就必然产生一个问题,与通达系的竞争。

“没有想过在这些方面跟社会物流去竞争,因为我始终觉得京东物流并不想成为第二个顺丰,第二个德邦,我们也不会把这个作为竞争的点。”傅兵对这种判断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京东为商家和品牌提供的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不仅能做B2C业务还能做B2B业务,不仅有物流,还有金融服务、售后服务、客服服务等全链条能力,走的是技术、智能路线来整合、优化除前端销售以外的商家需求服务。

然而,即使京东对标的不是民营快递企业,也并不想与他们竞争,在前端呈现出的表象依然是订单争夺。

3、打包解决方案和初期优惠让渡或伤通达系根基

一定时间范畴内,电商配送的包裹量是确定的,之前中小商家甚至部分品牌在各个电商平台都有店铺,因此为了方便或者为了节省成本有很大比例的订单交给了通达系快递。这些商家也成为了通达系接连上市的大功臣。

但京东一旦提供多平台、多渠道、线上线下一盘货供应链服务,将会吸引大批嫌麻烦、不想在非销售业务领域操心的商家,尤其是品牌。

王振辉更是放话:“成本上肯定比商家之前有竞争力。”这意味,京东的收费与之前商家在物流、库存、客服、金融上所付出的总成本必然不会有太大距离,而京东却还能给商家带来客户体验和销售额提升。

最为重要的是,京东全面开放初期必然会在资金支持、优惠政策上给出让渡,吸引商家和品牌入驻尝试。

或许,通达系即将面对的就是电商大商家、品牌企业的订单丢失。

现代物流报记者 周艳青

友情提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日期: 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