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自征集以来,共收到参评论文605篇,数量达历年最高水平。论文出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位作者,总字数在400万以上。评审专家普遍反映,本次参评论文结合当前国内物流发展实际,体现了物流研究的最新成果,质量明显高于往年。
为保证评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学会从理事和特约研究员中随机公开选拔了26位专家,组成评委会。根据《第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评审办法》的规定,所有参评论文按照匿名、分组、限量和交叉回避的方式发各位评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评审。通过评委个人、评委小组和评委会三个层次筛选把关,采取评分、排序、提出评审意见、投票和比较酝酿等多个程序,力争做到高质量论文获高奖项,优秀论文不遗漏。
据此,本次年会共评出225篇获奖论文(获奖率37.19%)。其中:一等奖9篇(获奖率1.49%),二等奖21篇(获奖率3.47%),三等奖72篇(获奖率11.90%),优秀奖123篇(获奖率20.33%)。
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自即日起至2008年10月20日。公示期内,如收到举报并被证实确为抄袭、剽窃、造假的论文,或已在上届年会获奖的论文将被取消获奖资格。
公示结束后,学会将根据核实后的结果修订获奖名单,正式印发表彰决定。特别优秀的论文已提交中国物资出版社,《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2007—2008),已进入编辑出版程序,将在年会召开时发各位代表。不论获奖与否,只要作者同意,学会将把所有参评论文载入“中国物流学会网页”,供会员浏览和下载。
凡提交论文的作者,均已符合入会条件,欢迎申请加入学会,成为中国物流学会会员,开始享受会员服务和相应的优惠(本次会议的会议费即可享受会员优惠价)。
第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定于2008年11月8—9日在桂林召开。会议报名工作已经开始,请获奖作者到会领取获奖证书及《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并参加各项学术交流活动。
获奖论文名单
(共225篇)
一等奖论文(9篇)
1.供应驱动原理与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整合运作模式
陈建华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马士华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补货能力影响部分短缺量拖后率的边补货边需求EOQ模型
张旭梅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邱晗光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陈 军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3.基于动态联盟的虚拟企业的库存控制策略研究
张 煜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李文锋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4.逆向需求模糊的多车辆集散货物路线问题研究
李 建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达庆利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5.服装销售企业库存控制问题研究
张京敏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朱莉莉 绫致时装(天津)有限公司
6.国际采购大豆供应链结构模型及物流费用优化模拟分析
高 詹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孙宏岭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7.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经济计量分析
郭湖斌 上海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
8.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田 源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寿波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宋伯慧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黄少松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9.价格随机波动下存货质押融资业务质押率研究
李毅学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冯耕中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徐 渝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二等奖论文(21篇)
1.基于古诺模型的物流信息系统外包决策研究
樊 琦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王大超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2.逆向物流的双系数预测模型研究
邱 奇 舟山海事局
3.供应链中双重混合渠道分销的价格竞争及均衡分析
郭春荣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陈功玉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4.基于随机需求的供应链产供销计划协同模型研究
田俊峰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杨 梅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交通规划研究院
李 胜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5.我国制造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实证研究
王晓晶 东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
6.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供应商绩效评价及选择研究
钟祖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7.政策环境对再制造逆向物流决策的影响效应
房巧红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陈功玉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8.基于关键物流要素的区域经济阶段性物流能力实证研究
冯 华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陆金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9.奥运食品物流(福记)运行方案设计
张建明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龚晓斌 上海福记食品服务控股有限公司
10.基于Sierpinski曲线算法的配送线路优化
张 聪 武汉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张青青 武汉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周兴建 武汉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11.城市物流节点的属性及其数学描述
李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