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页
领导致辞
工作职责
工作岗位
工作动态
联系方式

“第五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征集8月底截止


“第五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初定2006年11月在武汉召开,中国物流学会换届大会同期举行。目前,论文征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按原定计划到8月底截止。“2006年中国物流学会研究课题”,也请于9月1日前提交。由中国物流学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自2002年以来成功举办四届,已成为中国物流学术研究领域一年一度的总结盘点大会,正向国内物流领域最高水平学术会议的目标迈进。“年会”是中国现代物流学术交流的平台,主要内容为回顾总结一年来我国物流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展示和交流新观点,评选和表彰新成果。年会除组织一等奖作者演讲、专题演讲、专业论坛和专家演讲外,还将继续组织全国物流研究机构联系会议。同时,中国物流学会将推出首批特约研究员。 “年会”将通过“一会”(一年一度的年会)、“一网”(全国物流研究机构协作网)、“一员”(特约研究员)、“一书”(学术前沿报告)、“一课题”(中国物流学会研究课题)等形式,以团结和联合国内学术研究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物流学术研究的发展。 2005年在广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共收到组织推荐、媒体选送和作者自荐来稿共计500多篇,其中105篇获奖,60余篇入选《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今年的年会论文征集工作在往年基础上又有新的改进,“中国物流与采购网”将及时公示论文提交情况,供作者查询。评选审稿工作仍将采取匿名、分组方式,将分为物流经济、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与工程、物流实务等4个小组,特别强调文章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部分优秀作品将入选《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2006—2007)》。对于积极推荐和选送论文的组织和媒体,将设立组织奖。论文征集的要求:(一)时间范围:2005年6月以来所撰写的论文,无论发表与否,只要未参加过上次年会评选的均在征集范围之内。(二)征集对象:在院校、政府、企事业单位、投资咨询机构或媒体从事物流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国内外学者、管理人员、在校研究生,以及各方面热心物流研究人士。(三)征集方式: 1.组织推荐。由全国物流研究机构协作网成员单位、各地物流行业协会(联合会、学会)、相关院校、研究机构协助组织推荐,每单位推荐总数一般不超过10篇。 2.媒体选送。由物流专业报纸、杂志、网站根据参评要求,从收到的作品中推荐,每单位推荐总数一般不超过10篇。 3.作者自荐。欢迎论文作者自行直接递送参评论文,同一作者参评论文不超过2篇(合作篇目除外)。(四)论文参考内容:参评论文侧重于物流理论、经济、管理和技术方面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以及经典案例分析。研究对象涉及宏观和微观均可,要突出创新性和实用性。参考内容范围如下:(1)现代物流发展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研究;(2)物流发展战略与物流规划研究;(3)物流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4)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与国民经济关系研究;(5)物流产业政策体系与法律框架研究;(6)物流管理体制与发展环境研究;(7)生产制造企业物流运行模式转型研究;(8)商贸流通企业物流运行模式研究;(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物流体系研究;(10)军事与应急物流研究;(11)危险品物流研究;(12)冷链物流研究;(13)逆向物流研究;(14)供应链与物流组织研究;(15)物流资源整合研究;(16)物流园区(基地、中心)规划研究;(17)物流技术装备进步与创新研究;(18)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研究;(19)物流成本研究;(20)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21)物流行业诚信体系研究;(22)物流人才教育工程与学科体系建设研究:(23)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研究;(24)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研究;(25)国外物流发展与中外物流对比研究等。 (五)论文提交要求: 1.论文观点鲜明统一,材料准确可靠,语言平实易懂。作者要保证论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文责自负。 2.论文篇幅要求5000至10000字,所有稿件需提供电子版,同时提交参评论文回执表(见附件),以便及时联系。接收论文电子邮箱地址:zzc@csl.org.cn,supao79@yahoo.com.cn;提交论文后请电(010-58566588-135)确认。详情请查询《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日期: 200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