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第四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于11月19日—20日在广州中山大学成功举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副会长戴定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海关学会会长赵光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广东物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武,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文杰,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主任朱道立,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物流学院教授徐天亮,以及来自全国各地300多位与物流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政府部门、研究咨询机构、物流企业、以及新闻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有以下特点:一是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在本次年会上丁俊发副会长作了“拥抱中国物流业的春天”的主题演讲。演讲从宏观上分析了中国物流研究面临的新形势和当前物流研究领域的十大重点,强调了中国物流理论研究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国内外相结合的方向。年会安排了5位一等奖获奖者在大会介绍论文主要观点。演讲者分别就各自研究的核心问题向大会做了报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前沿性。年会还设立了物流经济、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与工程等三个分论坛。与会代表踊跃参与,表达了自己在各自学术研究领域的见解和认识,取得了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的效果。二是形式多样,信息量大。本次论坛虽然时间不长,但包含了主题演讲、观点介绍、交流互动、自由讨论、现场参观和工作交流等几大版块,会议形式更加丰富、日程更加充实,提高了年会的含金量和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年会首次推出的《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2005—2006),收录了第四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获奖论文60余篇,约50万字,《报告》的出版将为我国物流研究领域提供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和窗口。三是参会人数多,人员构成多元化。本次年会到会最高峰达320人,为历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到会人数之最。参会代表来自全国25个省市,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九州共立大学等80多所大专院校的代表,有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交通部规划院、中国行业经济研究中心、杭州科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安必行物流顾问有限公司、腾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家研究机构的代表,有联邦快递、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物资集团、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中粮、广州百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山特维克分拣系统上海代表处等20多家物流相关企业的人士,有中国海关学会、广东省经贸委、广东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广州市经贸委、山东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江苏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黑龙江省物流学会等10多家政府与行业协会代表。出版单位和媒体有:中国物资出版社、中国交通运输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现代物流报社、中国储运杂志社、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社、物流技术杂志社、物流杂志社、运输经理世界、商用汽车杂志社等。这样,学术研究机构和物流实践单位、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媒体各方代表聚集一堂,互相结识、交流,取长补短,发挥了很好的“平台”效应。四是组建协作网络,发挥长效机制。组建“各地物流研究机构协作网”是本次年会的一个“亮点”,得到了参会各方热烈响应。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许多代表单位表达了参与协作网的强烈愿望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已有40多家研究机构递交了相关的表格,同意加入协作网。“协作网”的组建,将为入网机构提供一个经常性的联系机制和交流平台,促进同行间信息沟通、协调研究方向、开展联合调研、组织协作攻关、集中成果展示、扩大对外交流等。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广东省物资集团公司、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日期: 200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