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与创新物流业发展方式
丁俊发
讲四个问题:
一、物流业要不要改变发展方式?
胡锦涛同志提出,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现在各行各业,比如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等,都在研究并拿出具体方案。
物流业是服务业,是服务于其他产业的,要不要改变呢?改变什么呢?如何改变呢?
1、要不要改变?
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
2、改变什么?
先要找准中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与主要矛盾方面。中国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有三个:
第一,集约化程度低。中国物流企业谈不上大,更谈不上强。全国十多万个物流企业差异太大,一方面我们讲要有一个大中小的合理结构,另一方面讲必须要有领军企业,中国必须有十多个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中国物流业已进入重组整合阶段,政府、行业、银行都应支持这一进程的快速推进。在物流服务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这对矛盾中,总供给不足已转化为矛盾主要方面,所以如何提升物流企业,“十二五”已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
第二,行业物流严重缺位。国家十分重视社会物流,企业十分重视企业物流,但各行各业物流服务是一个缺位,即物流有宏观,有微观,缺中观。物流是为具体产业服务的,从而形成了不同产业的专业化物流,但这没有引起行业部门的足够重视,我们有了一个国家物流统计,但各行各业的物流却说不清楚。建议钢铁、汽车、煤炭、纺织、食品、家电等国家一级协会、商会都要把本行业物流抓起来,我希望每年有行业物流发展报告。
第三,硬实力与软实力两不足。中国物流业既缺硬实力更缺软实力。现代物流业起步晚但发展快,国家、企业都进行了大量投入,进行物流相关基本建设投资,但仍显不足。
——五大运输方式
——现代仓储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低碳物流研发与实施
但更弱的是我们的软实力。
——物流运作模式
——物流行政管理
——市场化、信息化、标准化程度
——物流业就业人员总体素质
——服务理念与服务体系
所以我主张软硬兼施,既要重视硬实力,更高重视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如何改变?
要改变目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方式,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物流外包不充分,物流多功能一体化运作程度低,物流运作中能耗高、碳排放量大,农业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等问题,只有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解决,即实行三结合:
——政府、中介组织、企业三结合
——产业、学校、研究部门三结合
——区域、城市、农村三结合
二、物流业的产业框架是什么?
物流的产业定位已形成共识,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当然也不否定是消费性服务业,是渗透到不同领域的一个复合型产业。最近,发改委找几个专家一起讨论“十二五”规划中物流怎么写,写些什么。汪鸣同志提出了一个问题,物流业不能“十一五”写这些,“十二五”另写一些,物流业的内涵是什么?比如交通运输业,有五大运输方式,有交通基础、交通设施、交通技术、交通管理、交通企业等方面是永远不变的。这个问题提得好,我认为一讲物流业,就去讲包装、搬运、装卸、运输、仓储、加工配送、货代、信息处理那是不行的,物流业的产业内涵应该讲五大系统:
——物流装备与设施系统
——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运作系统
——物流技术与人才系统
——全国与区域空间网络系统
——产业物流与应急物流系统
三、物流企业要不要有一个蓝海战略?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自由竞争经济,也是合作共赢经济。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经济界的规律。中国的物流企业并不大、并不强,但已进入通过竞争实现重组阶段,所有的物流企业都要去适应市场的需求,去适应客户千变万化的个性化要求,去适应价格与服务的竞争。要取胜必须创新,要取胜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取胜必须有技高一筹的地方,要取胜必须比别人看的更远。不少企业开始请研究机构制定发展战略,有的实施产学研相结合,有的到国内外去考察取经,都为了一个目标,制定新的蓝海战略。我在“影响2010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六大因素”一文中,列举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物流企业的蓝海战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重组整合,强化网络,注重实战
——与产业联动发展
——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运作
——建设虚拟物流交易平台
——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企业积聚,功能集成
——制定发展战略,立足长远
——强化软实力建设
现在全国涌现了一批优秀物流企业,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物流企业家,这是值得庆贺的。
四、政府如何管理物流业?
我曾讲过,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十大调整和振兴产业,物流业上上下下都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全国掀起了物流热。但物流业落实最差,有点雷声大雨点小,有两个原因:一是物流是复合型产业,涉及部门多,难于协调。二是物流业是一个新确立的产业,政府不知道如何管理,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这是可以理解的。
根据我个人观察,不同省市、不同部门为什么抓物流有很大差异,决定于四个方面:
—— 一、二把手的重视程度
——有没有成立专门的处室来抓
——各部门是否形成共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