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页
领导致辞
工作职责
工作岗位
工作动态
联系方式
高效的服务回报广大会员

从《矛盾论》、《实践论》看物流


从《矛盾论》、《实践论》看物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
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丁俊发 研究员


    只有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社会才会前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千真万确的两条真理。从这两个原理出发,来看一看中国当前的物流业。

一、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是一个里程碑。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其重要性不在于《规划》本身,而在于是否能够贯彻落实。《规划》发布后,全国掀起了物流热,政府推动加温,物流企业整合重组,物流业与产业联动发展加快,物流业的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这是非常可喜的。但与其他九个规划相比,推进速度不快,落实的东西不多,这也是事实。这与政府如何管理物流业缺少经验以及物流业涉及面广,职能交叉,协调难度大有关。今年是贯彻落实第二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紧推进,我希望国务院实行严格的督办制度,政府一定会说到做到,有头有尾,我对此充满信心。

二、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物流水平的标志之一,是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发达国家在10%左右,而中国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直在18%以上徘徊。1991年至2001年,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24%下降至16.4%,九年下降4.6个百分点,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但从2001年至2009年,这一比率从18.8%下降至18.1%,八年才下降0.7个百分点,这是为什么?难道这几年中国物流业发展没有起多大作用吗,我认为,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经济结构性矛盾。经济增长过多的依赖投资拉动,服务业发展缓慢,中国处于重化工后期,城镇化加速,加上中国物流业发展不成熟,以及国际油价的上升,影响了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的降低速度。

三、如果把物流业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话,宏观物流即从政府层面,从全社会层面,应该讲解决的比较好,通过物流统计,可以看到一个全貌(当然也不完善)。微观物流即企业物流,越来越受到企业家的重视。而中观物流,即行业物流或叫产业物流,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编辑出版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报告》与《中国物流年鉴》中,行业物流部分都看不到一个物流的总概念,物流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它是为各种产业服务的,产业物流是一个短腿,加上中国物流业本身的结构性缺陷,使中国物流业还没有完全进入良性循环。

四、中央号召要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物流业要不要改变?实际上,中国的物流企业还是企业物流其总体水平,仍然是落后的,集约化程度低,一体化运作水平低,科技含量低,人员素质低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所以,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
    如何改变,改变什么?
    1、要提高物流企业的集中度,到现在为止,A级物流企业还不到1000家,物流主营业务能达到500亿以上的只有十多家,排到第50位的只有7亿人民币,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集团。
    2、要加快形成全国、区域、城乡的物流节点空间布局与信息网络布局,使流式、流量、流速、流向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3、加快推进物流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推进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
    4、按低碳经济的要求,物流业首当其冲,要在运输、冷链、仓储等方面推进节能减排。
    5、推进物流市场的规范化运作,降低政府物流管理成本。

五、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一个主要矛盾与主要矛盾方面,看我们是否能抓准、抓住,那么,当前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我认为,主要矛盾是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物流有效供给不足,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第三方物流。因此,如何全面提升物流服务商的水准是“十二五”的重点任务。而提升物流服务商的关键又在于人才。人才决定一切,团队决定一切,CEO决定一切。教育部门如何培养合格人才,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从目前情况看,我们有了数量,但质量问题较大,特别是缺少创新与实战能力。

六、商务部在研究流通市场基本法的制定,专家们在一起谈,首先争论的就是流通的概念,流通业包含哪些,经常有些人问我,流通大还是物流大,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流通、物流、供应链哪个大?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理论的模糊往往使实际走偏方向。比如,现在不少地方把批发市场都认为是物流园,有人无限夸大物流的作用,认为是流通的核心,认为只要物流解决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我认为,我们对发达国家物流的研究很不够,对国内物流的综合研究也很不够,结合中国实际创新研究更不够。不少博士论文实用价值不足,我很赞同产学研结合,要有中间实验,要有孵化基地,国家在物流上要有基础性研究,工程性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加大科技投入。

七、中国经济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很大冲击,但由于其内生力很强劲,仍然处于健康稳步发展期,年均GDP8%—10%是不成问题的。但深层次矛盾叠现,特别是结构性矛盾,调整起来非常困难,党中央、国务院正采取一系列稳健的措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比如新批准了一批经济区域规划,对一些行业加大了重组力度等等,物流业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要走在前面。不仅是政府要搞好物流规划,物流企业要勇于积聚,善于集成,利用有利时机,发展壮大自己。中国的物流业在未来的10至20年,仍然是一个快速发展期,但也是一个结构调整期,是一个产业提升期。

八、最近,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编辑出版了《物流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一书,这是一件大好事,要我写个序,大家都看到了,我说它是一部历史,一个战略,一本战书,因为教指委工作做的好,所以编写的也非常成功,我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不仅学校的同志要看,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家都应该读一读,从中一定会受到教育。2001年,我提出了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设想,已走过了快十年,教指委成立也快五年了,大家都是历史的见证人,过去困难的路走过来了,今后再困难的路也能迈过去,而且会越走越宽广。

 

 

 

 


(2010年7月30日
在全国高校物流教学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日期: 201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