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处张涛在社团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代管社团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行业协会处处长 张 涛 (2003年8月26日) 很高兴能参加联合会举办的这次经验交流活动。听了大家的经验介绍,感到很受教育,很受启发,这样的活动对协会的建设与发展非常有好处,在此,我向协会的同志、向联合会的同志表示敬意。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关于国资委承担联系协会工作的一些情况,作个交流,这本身也是在向大家学习,讲的不对的地方请陆部长和在座的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国资委对承担联系协会的工作高度重视,已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与原国家经贸委作为政府部门在职能上有很大不同,国资委作为协会的主管单位在自身条件上有缺陷,主要是没有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不能履行对协会行业业务上的管理与指导。我们目前实行的是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联系协会的任务完整地说有两大基本方面:一是对协会进行行业业务上的管理和指导;二是对协会的组织监管,包括对协会在人、财(物)、党建、宣传(出版)、外事和社团组织发展方面的管理与服务。国资委履行联系协会的主要职责只能是上述第二个方面,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国家经贸委主管)的业务主管单位。因此,国资委联系协会的工作定位是要完成好上述第二方面的任务,是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为主要形式。 尽管“出资人管协会”在职能的履行上有“一半”不能对接,但这毕竟是国务院交办的任务,国资委是非常重视的,为搞好这项工作想了很多办法:一是在国资委组建当中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来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委领导也有人分管,首先在组织上建立起了工作体系;二是从一开始就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与政府部门的协调联络工作,委内各有关部门也作了分工,准备拿出新的办法来规范这项工作,同时为协会开展工作尽可能地创造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委主任办公会也专门设立了联系协会的工作议题,把联系协会的工作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荣融主任对联系协会的工作在宏观把握上十分清醒,非常关心这项工作,下一步还要与各直管协会的领导正式见面进行交流;淑和副主任作为主管领导多次带队到协会搞调研,对协会的工作多次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委主任办公会议已两次研究联系协会的工作。国资委之所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说到底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国务院交办任务的态度问题,荣融、淑和等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这项工作不但要办,而且要认认真真地办好;二是基于对协会作用和发展条件的认识,工商领域行业协会在发展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转变和迎接“入世”挑战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在目前条件下实现自身发展仍然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还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因此,国资委作为主管单位有义务为协会开展工作和改革、建设、发展搞好服务。 除了行业业务工作要做变通处理外,国资委承担联系协会的工作在内容上是对原国家经贸委管理协会工作的全面接手,基于目前情况,国资委承担这项工作在指导思想和基本的方式方法上都要反映出新的要求,主要想法是按照工作职责,该管的工作要认认真真地管好,能放给协会做的事情要大胆地放给协会去做,比如与政府部门的业务联系和有关的代管事项等,这不仅符合国资委的情况,对协会成长也有好处。后天由淑和副主任主持,邀请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14个部委有关负责同志到委里召开座谈会,商讨政府部门如何加强与全国性行业协会的业务联系,如何发挥好协会的作用。国资委鼓励、推动协会直接与政府部门进行业务联系,希望政府部门重视协会的作用,多给一些委托,多听协会的意见,为协会的培育发展提供支持。在做好调研、委内分工、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与直管协会领导的沟通等必要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年底前要出台一个“意见”,把国资委联系协会工作的有关办法明确下来,把工作尽快规范、衔接起来。国资委联系协会工作的意见和办法,以及协会在运行和培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等,都要正式向国务院报告。 二、关于协会自身的努力 一方面是国资委的努力,一方面是协会自身的努力,二者结合起来,联系协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好,协会在整体上的发展才能实现。在这个关系当中,协会自身的努力往往更为重要。国资委作为主管单位在这方面有义务、有责任提出希望和要求。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要注重加强基础建设,规范运作,进一步体现好协会自身的功能。 协会是社会团体,是会员企业自愿结合起来的自律性联合组织。根据从一些专业协会中了解到的情况,当前要注意的是按社团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组织形式,进一步拓展功能渠道,这是从协会的历史基础和发展角度说的。怎样拓展和规范功能形式,说到底还是要从协会自身的性质和功能要求上去考虑。协会要做的,是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符合行业发展方向,企业想做但单靠个体努力又做不到,又是政府不便做、做不好和在职能转变(微观经济管理职能下放)中不再做的事情。我们应结合行业特点和系统内的具体情况好好归纳一下,究竟该做好那些事情。总的要求是置身于市场,落实在为会员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服务、为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服务、为政府管理服务这三个基本方面。这是国情、会情,是协会发展的历史性要求,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强调的仍然是要注重抓基础工作,首先做好会员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确实需要的实实在在的服务工作。这是争取会员企业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发展、成熟的必要基础。 (二)要有改革意识和必要的改革作为。 有人称我们是体制内的协会,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在市场条件下自发设立的情况有所不同,凝聚力和作用也有差异。所谓体制内的协会,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历史过程中由政府推动,在政府主导下设立和发展起来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历史生成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协会要进一步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先进生产力为标准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这是必然趋势、必然要求。淑和副主任提出协会要正视改革发展的“六个势在必然”(大家手里都有这份材料),后来又完整地归纳出要努力实现“四加”,即加快自身改革步伐,加快实现“四自”,加强队伍的自身建设,加强自我约束。讲得很有道理,体现出他非常关心和支持协会的改革发展,是一个很有研究、很好的指导性意见。协会要以作为求地位,在目前情况下加强自身改革也是有作为的题中应有之意。淑和同志强调,在改革的大的环境不成熟(一定意义上那不是我们的事)而改革的内部条件具备时,就要大力推进自身改革,早改早主动、早受益,待外部条件成熟时,我们的面貌首先就不一样了。所以,在改革方面我们要有意识、见作为,陆部长在这方面很有思想,力度也很大,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淑和同志多次称赞。需要说明的是,必然不等于现实,搞改革与抓基础并不矛盾,协会改革的现实状况和要求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取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进程,取决于“入世”的特殊要求和协会的基础情况与需要。我们强调的是实事求是,目光超前,步在脚下,扎扎实实,既要看条件,又要主动创造条件,适时推动事物转化,做改革发展的条件论者。 (三)注意处理好几个现实的工作关系。 关系是事物的广泛联系,在影响和制约事物的运行与发展上,作用上有远有近。根据有限的了解,我们强调要注意处理好最近、最现实的几个关系。有人说这是行为科学,上党校的人管这叫生产力。不管怎么说,只要对协会的运行发展有影响、有好处,我们就要积极地处理好。协会是法人,要发挥作用,要生存、发展,在现实社会环境中与自己有关的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注意处理好,在这方面协会与相对方都脱不了“俗”。 一是与会员企业的关系。这是带有根本性的,形同舟与水、釜与薪的关系。最终的维系条件是协会要能真正反映会员企业的心声,代表会员企业和行业的利益,有人把协会的作用拟人化,称协会扮演的角色是“六个者”,其中最突出、最能被人理解的就是行业组织的服务者、行业利益的维护者。要为企业、行业办好事,真服务、真作为。 二是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协会的运行和改革、培育、发展目前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有“批评家”说我们的行业协会在一定意义上是畸形的,作用有多大,取决于政府放权多大。说法可能尖锐了一些,但也不无道理,这是我们的现实国情。关键是我们要积极地去处理好这种关系,他多放权、多授权给你,多一些委托给你,你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作为与地位是辩证关系,要以真正的作为为基础,必须具有承担相应职能的能力,但其中还要有政府的添加剂,这在协会目前的培育、发展中是要积极争取的。 三是与主管部门的关系。这是目前实行的管理体制,比如在协会的社团发展方面,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做好前期审查,需要对协会的了解、理解,需要沟通,因为这里面有个责任问题。我可以表个态,我们从事联系协会的工作,坚持的就是一心一意为协会搞好服务。国资委不管协会的行业业务,这在往来关系上要简单得多,我们没有利益在协会里面,只有服务二字。但服务也要有原则,就是认真履行职责。比如中国展览馆协会要变更名称,改成中国展览业协会,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要更名为中国皮革行业协会,这两个协会一是在这些年的运行发展中确实起到了展览业和皮革行业的组织联合作用;二是目前没有其他相关组织能够取代,不会形成交叉重复;三是作为社团他遵守社团组织的规矩。符合这三条要求我们就积极支持。我说的关系是指协会与主管单位相互间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是一种新型的服务关系。协会变更到其他主管单位也存在这个问题,越熟悉、越融洽就越有利于协会的工作和发展。 四是与登记管理部门的关系。将来主管部门没有了,但登记管理还要有,目前的作用更不可忽视。随着市场和行业的发展,协会的组织发展和变更也非常快,目前的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在一定意义上还承担着相应的政治责任,要取得他们的支持就要多沟通,他了解你、理解你才能支持你,你的组织发展才能顺利实现。 五是与支持和挂靠单位的关系。这是历史沿革下的一种情况,不少协会生成于<
日期: 200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