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中国物流学会  >> 内容

关于召开第十五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的通知
字号:T|T 2016年10月27日12:48     现代物流报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是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领域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理论的年度盛会,也是政产学研同行业交流工作经验,研判发展趋势的工作平台。经过15年打造,每年参评课题、论文、图书、案例等各类研究成果近千件,参会人数超千人,为促进产学研结合和学科体系建设,引领行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第十五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即将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11月25日(周五)全天报到;26-27日开会;

  报到地点:芜湖汉爵阳明酒店

  地址:芜湖市银湖北路87,89号(0553-5888777)。

  二、会议主要内容及会序

  (一)25日16:00时召开互联网+高效物流共生之约大会。

  (二)25日晚召开中国物流学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提出学会工作报告,选举增补理事、常务理事。

  (三)26日全体大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做主题演讲,重点介绍国内外经济形势,物流领域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案例、新趋势,剖析当前物流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选择知名企业介绍创新思路和经营模式。

  (四)27日上午平行活动。

  1.专题分论坛(同期举行15场左右)。研讨题目采取学会指定和参会单位自主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代表自由选择参加。

  2.青年论坛。选择青年人才介绍创新成果和独到观点。

  3.“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四号营地“学会集训”。选择营员获奖方案展示交流,并请专家点评。

  (五)会议期间穿插活动

  1.优秀成果展示、点评与颁奖仪式。

  2.重大课题中期评审会。

  三、参会人员

  (一)学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含拟增补的候选人);

  (二)本次年会参评论文、课题作者,分论坛申请人,产学研基地单位代表,学会特约研究员;

  (三)中国物流学会会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代表;

  (四)从事物流教学与研究的大中专院校、科研咨询机构代表;

  (五)各地物流企业(园区)、工业和商贸企业物流管理人员。

  欢迎各地政府物流工作牵头部门、行业协会、院校组团参会。

  四、需要代表配合的会议筹备事项

  (一)专题分论坛申请;

  (二)青年论坛演讲人申请;

  (三)增补理事、常务理事候选人申请。

  以上具体申请办法、条件和相关表格,可登录中国物流学会网站查询下载,并于11月4日前反馈信息。

  五、会议联络及其他

  (一)尚未办理第六届会员交费注册手续的会员,请在本次会议期间办理,需要入会的代表也可在会议期间办理入会手续。一经入会,即可享受会员服务。

  (二)为做好会议接待工作,希望参会代表及早报名和提前汇款(详见《参会指南》)。

  (三)会议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提前汇款的代表优先安排住房)。

  会议联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学会工作部

  吕 杨(13811116258) 郑 伟(15611027265)

  于雪姣(18610081151) 陈 凯(18811446270)

  黄 萍(13301381866)

  电 话:(010)58566516、58566588转137/139/133

  传 真:(010)58566588/128/138

  邮 箱:CSL56@vip.163.com

  中国物流学会(http://csl.chinawuliu.com.cn)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http://www.chinawuliu.com.cn)官方网站将及时发布会议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附件:1.芜湖市情简介

  2.参会回执表

  3.参会指南

  二〇一六年十月十一日

  中国物流学会 2016年10月11日印发

  附件1:

  芜 湖 市 情 简 介

  安徽省芜湖市现辖无为、芜湖、繁昌、南陵四县和镜湖、弋江、三山、鸠江四区,总面积6026平方公里,人口385万。

  历史文化悠久。芜湖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古代芜湖得两江交汇、舟辑之利,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称芜湖。南唐时即有“楼台森列”、“烟火万家”之称。宋代冶炼业走向鼎盛,明代成为当时全国印染中心。近代芜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商业的发祥地和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

  区位优势明显。芜湖临江近海,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要节点城市、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区域中心城市。有5条铁路、3条国家高速公路在芜湖境内交会,宁安高铁、合福高铁建成通车,商合杭客运专线已开工。芜湖拥有近200公里的长江岸线,芜湖港是长江溯江而上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良港,年货物吞吐量达1.2亿吨。以芜湖为中心,4小时陆路交通半径内,覆盖40多座大中型城市、3亿多人口。

  人居环境良好。芜湖境内山峦叠嶂,江河密布,湖泊纵横,素有“半城山、半城水”的美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平方米。拥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等10所高校,国家级、省级以上科研机构200多家。近年来,芜湖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四次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