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物流指数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崔忠付
2011年11月8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出席今天江苏物流指数新闻发布会,也很荣幸见证了我国首个省级物流指数的诞生。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江苏物流指数的成功发布表示热烈祝贺!对江苏省经信委、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的开创性工作以及由此对全国物流统计和管理工作的经济推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统计工作,物流统计不仅仅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物流业规模大小、结构比例状况、发展水平高低、物流企业实力强弱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在国家物流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以及效果评价、运行监测等方面,都需要物流统计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从探索起步、初步发展,到产业地位确立的历程。我国物流统计工作起步较晚,200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开展了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与方法制度的研究,2004年开始试行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并于2006年正式执行,由此填补了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一项空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这项工作的具体承担者,负责制度设计、资料收集、处理、核算与分析、培训等工作。目前,社会物流统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其权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指数分析法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统计方法,是分析社会经济、产业经济和景气预测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通过指数分析法来评价物流行业发展状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是反映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晴雨表之一,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重要的参考指标,全国物流运行景气指标研究已结束,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将在明年正式发布。由此可见,指数研究方法将经济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江苏物流指数体系涵盖了江苏工农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国际贸易、单位与居民生活消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业务规模、社会物流成本、物流企业效益、节能环保等领域、环节,体系完整、范围全面、方法科学,有利于从整体把握江苏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相关各领域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状况,把握江苏各地市之间现代物流发展水平与差异,有利于深刻分析研究江苏发展物流业的切入点、创新点,为江苏各级政府制定物流产业政策、措施、规划提供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参考依据。
江苏是全国第一家开展物流指数研究的省份,近年来,江苏省经信委作为全省物流工作牵头部门,积极发挥领导协调作用,工作扎实,措施得力,物流统计工作以及物流业发展始终处于全国前列。江苏物流指数的发布在我国是首次,弥补了我国省级物流指数的空白,是对现行物流统计核算的体系的创新和深化。该指数在分析借鉴国内外已有相关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能综合反映我国地区物流发展水平与运行走势、特点的指数体系,弥补了现行制度中单一指标存在的不足。我相信,随着江苏物流指数的不断完善,必将对江苏物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其它兄弟省市乃至全国也将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