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非制造业经济延续稳步增长态势——从CFLP非制造业PMI解读当前经济形势 2009年7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商务活动状况指数为58.9%,环比回升3.5个百分点。由于
当前非制造业经济延续稳步增长态势
——从CFLP非制造业PMI解读当前经济形势
2009年7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商务活动状况指数为58.9%,环比回升3.5个百分点。由于非制造业没有综合指数,通常以商务活动状况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总体变化和生产供给状况。
综合近期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及其他主要指数的变化情况,我们认为:当前我国非制造业经济活动延续了稳步增长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营活动保持稳定
截止到2009年7月,反映非制造业生产服务供给状况的商务活动指数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说明当前在以4万亿投资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我国非制造业企业经济活动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
从具体行业看,建筑业的经营活动在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下,依然保持着强劲增长。7月建筑业商务活动保持在70%以上的高位。而本月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回升带动了商务活动指数的整体回升。
本月生产性服务业连续第五个月保持在50%以上,环比回升了5.2个百分点。本月的回升说明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制造业的逐步好转,生产性服务业的经营活动逐步活跃。物流业和租赁及商务服务业是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好转的主要行业。
本月消费性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也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带动其回升的主要是受投资需求影响较大的房地产业和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
2.市场需求回升明显
2009年7月反映非制造业市场需求变化的新订单指数为55.2%,环比回升4个百分点,是本月所有指数中回升幅度最大的指标,并且该指数也已连续五个月保持在50%以上。数据变化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在我国经济逐步复苏的带动下,也显现了较为明显的回升态势。
从三大行业的变化来看,建筑业本月保持了2.2个百分点的小幅回升,仍维持在60%以上;消费性服务业较上月也有4.8个百分点的回升,但从数值变化上看,除了受投资带动较大的房地产业和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新订单指数维持在较高水平外,其他消费性服务行业并未出现明显改善。
而本月生产性服务业不但指数环比回升了3.9个百分点,达到了53.5%;并且从数值上看,运输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等主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数据变化显示,生产性服务业的新订单指数对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的提升作用在逐步增强,这也就意味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对整个非制造业市场需求的贡献度在逐步提高。
3.非制造业出口形势稍有好转
2009年7月,非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1%,较上月回升了3.2个百分点。该指数连续自去年8月以来一直保持低迷,本月首次出现反转,回升至50%以上。从上半年我国出口形势变化来看,虽然出口总量仍在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6月份,我国出口环比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而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已连续五个月保持在50%以上。结合上述变化, 我们认为,本月非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变化或预示着我国非制造业出口形势将进一步的止跌回稳。
从行业变化看,本月带动对新出口订单指数贡献最大的行业仍然是生产性服务业。本月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9%,环比回升了5.4个百分点。而在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高于50%的6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4.未来市场信心增强趋势未改
2009年7月,我国非制造业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7.1%,环比回升1.8个百分点。该指数已连续五个月保持在60%以上的高位。当前,无论是从行业角度看,还是从企业类型和地区等不同角度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的高位运行,说明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使非制造企业普遍看好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
当前非制造业PMI的变化显示,非制造业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需要进一步关注。
一方面,非制造业PMI的收费价格指数已连续五个月保持回升态势,并且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以上。收费价格指数的持续回升显示:在经济逐步复苏的情况下,市场需求的逐步好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从而推动了最终产品价格的上涨。
另一方面 ,非制造业PMI的中间投入价格指数也已连续5个月保持回升态势,并且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0%以上。中间投入价格的上涨主要原因是因为流动性过剩推动我国资产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所导致的。
从上述两指数的变化来看,中间投入价格指数的回升要明显要快于收费价格指数的回升。与2009年2月相比较,中间投入价格指数已经累计回升了10个百分点,而收费价格指数却只回升了6.4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我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避免经济陷入通缩的恶性循环,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产和大宗商品价格的适度上涨。但在当前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上述两指数的变化似乎预示着中间投入价格上涨幅度由逐渐加快的势头,如果中间投入价格的这种上涨超出了适度的范围,脱离了政策预期的正常区间,那么将会会通过产业链的不断传递逐步提高最终消费价格,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并逐步演变成为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总体来看,当前通过政府主导的投资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逐步实施,我国经济已经基本实现企稳回升,步入了经济复苏的通道之中。非制造业PMI的变化也验证了这一点。
但从长远来看,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政策力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弱,这就需要政府将下一步的政策重点是应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转向激活社会投资,刺激企业的市场需求上来。依靠市场驱动下企业活动的复苏作为政府投资的接续,从而实现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从非制造业的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或者间接为企业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服务的行业。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产企业经营的活跃程度以及企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值得密切关注。(武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