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中国物流学会  >> 内容

2009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7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纪要
字号:T|T 2009年01月16日17:00     研究室
  •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的“2009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7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于2009年1月 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陆江会长,国家发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的“2009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7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于2009年1月 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陆江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局王慧敏副局长,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王晓川副司长,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民航局、国家邮政局等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代表;部分省市现代物流工作牵头部门、行业协会、物流企业,物流教学、研究机构,50多家新闻单位的代表共200多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出席并讲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学会副会长汪鸣,分别主持了会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副书记毛洪,副会长任豪祥、蔡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兼职副会长赵光华、张延华,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宋则、沈绍基、宋远方、翁心刚出席了会议。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2008年中国物流的新进展及2009年展望”。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物流协会和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的13位专家围绕主题做了演讲;通过现场投票评选发布了“2008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现将各位专家的主要观点纪要如下:
    一、关于中国物流发展特点与展望
    何黎明常务副会长以“2008年中国物流发展特点与2009年展望”为题讲了话。他指出,2008年,我国物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开拓进取,积极应对,取得了新的进展。初步测算,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88.8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幅比上年下降8.1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完成约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下降5.7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5.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过去的一年,中国物流业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物流业经受严峻考验,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第二,物流市场“先热后冷”,国际化竞争更为激烈;第三,物流企业加速分化,创新型业务优势显现;第四,企业物流调整优化,联动发展升级转型;第五,区域物流加强合作,物流集聚区发展较快;第六,政府重视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当谈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时,何会长指出,2008年9月份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是实物量增速回落;二是市场价格波动明显;三是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剧。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对物流业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就经营环境看,他指出,2009年有可能是中国物流业发展30年来最为困难的一年。结合我国经济运行和物流发展的实际,中国物流业将进入增长趋缓、结构调整阶段。客户要求高、运营成本高,市场波动大、经营风险大,服务价格低、企业利润低,将成为总的基调。
    何副会长指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立足于保持物流业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物流保障。200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和物流业增加值将分别不能低于13%、10%和9%的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继续下降。物流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的物流服务得到加强。
    何副会长对物流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分别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企业的建议有:一是认真贯彻宏观经济政策;二是全面分析市场走势;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五是加强风险防范;六是深化战略合作。对政府的建议有:一是减轻物流企业的税赋;二是解决物流企业遇到的交通限行问题;三是就物流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专项调研,提出综合解决方案;四是建立开放式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一体化服务,消除“信息孤岛”;五是认真研究解决物流通关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统一的快速反应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六是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组织实施示范工程,积极引导制造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促进运行效率提高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关于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主要工作
    王慧敏副局长在“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演讲中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2008年我国物流业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社会物流需求趋缓;二是物流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三是物流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四是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五是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优势开始显现。
    王副局长指出,近年来,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在推动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制定落实专项规划;二是放宽市场准入;三是调整了相关税收政策;四是积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五是实施了更加便利的通关政策;六是加强物流基础性工作。
    当谈到2009年的工作思路时,她指出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推动:一是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作用,重点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落实;二是继续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三是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四是协调解决城市配送车辆管理问题;五是以信息技术推进物流现代化;六是继续完善行业基础性工作。
    三、关于流通领域发展现代物流的工作安排
    王晓川副司长作了“发展现代物流,推进流通业全面发展”的专题演讲。首先,他介绍了商务部在过去一段时间开展物流方面的工作。第一,在政策建设、制度建设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第二,积极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推动物流企业和商贸物流园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第四,积极构建农村物流体系和农产品物流网络;第五,加大了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
    王副司长重点介绍了《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了近几年内,流通领域内物流发展的基本考虑和近期准备开展的几项主要工作:一是促进流通企业内部的物流社会化;二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龙头企业;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四是加强食品物流体系建设,保证生鲜食品安全;五是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六是深化物流领域内的国际合作;七是做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管理;八是积极开展商贸领域的物流示范工作;九是加强物流领域的标准、法规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当谈到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安排时,他指出,商务部下一步在物流领域内,特别是在与流通有关的物流领域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抓紧与流通有关的物流规划、标准、技术方面的建设和完善工作;第二,推动流通领域物流工作向深入发展;第三,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第四,继续推进物流领域的国际合作。
    四、关于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展望与对策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刘敏处长作了“2009年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展望与对策”的专题演讲。她指出,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一是现代物流业规模和效益持续扩大;二是现代物流业的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三是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日趋紧密;四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日益提高;五是物流标准化建设和技术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六是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力度加大;七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物流政策和环境不断优化。
   当谈到2009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时,刘处长从国际、国内和上海市三个层面分析了现代物流业面临的形势。她指出, 2009年上海市将按照“保增长、抓项目、促转型、调结构、推应用”的总体思路,采取五大措施,全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一是加强区域物流联动发展,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二是构建城市配送物流服务体系,迎接上海世博会召开;三是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增强口岸物流集散能力,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五是加大政策实施力度,营造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
    五、关于我国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与政策期待
    中铁现代物流股份公司业务总监王渭代表刘景福董事长作了“2008年我国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与政策期待”的主题演讲。2008年是我国物流行业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大事项交织发生;二是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没有释放;三是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四是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五是政策落实力度不够。对于未来政策的期待,他提出:一是要引导社会化物流需求;二是要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三是要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四是要加快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五是要减轻物流企业负担。包括:过路过桥费期待降低或取消;土地使用税等生产资料成本有待调低;根据实际调整物流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减轻物流企业负担。
    六、关于高成本经营环境下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策略
   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恽绵作了“高成本经营环境下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策略”的专题演讲。他提出,面对全球性的新经济时期,对物流企业经营者和决策层而言,最重要的是经营观念的转变,思想方法的转变。一是从关注客户企业到关注经济,寻找企业发展的方向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