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结合工作座谈会纪要 (2008年3月19日)
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结合工作座谈会纪要
(2008年3月19日)
由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的“产学研结合工作座谈会”于2008年3月1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出席并主持了会议,全国物流研究机构协作网成员单位、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部分物流行业协会、企业的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会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贺登才介绍了2008年学会重点工作,与会代表围绕产学研结合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现将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一、会议讨论了设立“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的有关问题
会议对《关于下发〈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认定及管理办法〉的通知》(物学字[2008]8号文)进行了解读。指出,产学研基地设立的对象是:(一)重点物流企业(园区);(二)生产制造或商贸流通企业物流经营管理部门;(三)承担物流教学或培训任务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四)承担物流规划、咨询、研究工作的研究机构。产学研基地设立的条件是:(一)本单位具有开展物流研究、运作、实习、实验等基本条件;(二)本单位在全国同行业某一专业领域有较大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三)本单位愿意承担相关的工作任务。产学研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一)承担学会及有关部门重点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二)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物流方面的咨询服务;(三)开展业务培训,接受实习、实训;(四)组织国内外物流学术理论交流;(五)支持物流新技术的试验推广;(六)作为国内外同行考察学习的重点接待单位。
与会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在我国物流实践和理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设立“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非常及时、确有必要。首先,产学研基地以物流企业实际运作中面临的困难和困惑为研究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还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其次,也为物流相关院校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实习、实训机会以及就业平台;再次,可以为物流研究机构进行案例研究提供生动的素材,为物流学术研究提供载体;最后,可以加强产学研三方的联系,协调整合各方面资源,提供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平台价值。
与会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践,对产学研结合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要学习借鉴国外物流研究的方式,通过企业家和研究人员的思维碰撞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并最终将物流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实际运作中。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动因,一方面是企业要有迫切的合作需求,另一方面院校和研究机构要有强烈的合作愿望,政府和行业组织要有强有力的推动。产学研各方要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结成命运共同体。高校和科研机构要主动深入实际,深入企业,以企业提出的课题为研究对象,以企业为样本进行案例研究,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东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题。产学研结合不能过于宽泛,要向更专、更细、更精的方向发展,要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产学研结合的成果不仅要有操作性,还要有创新性和前瞻性。还有代表提出了有关物流人才培养和教育的问题。
本次会议首次采取了产学研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自中国诚通集团、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物流有限公司、长久物流公司、宝供集团、顺丰速运(集团)、河南周口金色谷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传化公路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易通交通信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快递咨询网、江苏连云港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四川泸州宏图物流有限公司、辽阳通汇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东方建筑设计院、八达物流有限公司、杭州萧山新颜物流有限公司、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物流与采购协会和湖南现代物流学会等单位的代表与30多家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的代表发了言。
代表们认为,这是产学研交流的好形式,应该成为学会工作的努力方向。企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代表提出了需要研究的题目,协作网成员单位、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介绍了工作内容及服务项目。许多单位表示将申请作为首批产学研结合基地,有的已经提交了申请表。学会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考察认定,在11月召开的“第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推出首批产学研结合基地。
二、会议提出要加强会员服务工作,扩大吸收新会员
会议对《关于加强会员服务工作的几项措施》(物学字[2008]10号文)进行了解读。加强会员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有:一是加强新会员吸收工作,学会承诺收到个人会员入会信息后,会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30个工作日内完成入会手续;二是完善会员管理考核系统,以考核结果作为表彰优秀会员、优秀特约研究员的基本依据,并以此作为理事、常务理事增补和改选换届的必备条件;三是发送内部资料,每两周向会员发送电子文档资料,不定期向会员邮寄内部资料;四是扩展网络服务功能,为会员提供加密资料服务,为特约研究员提供个人形象展示服务,为会员提供互动交流平台;五是享受相关优惠待遇,包括享受会议费折扣优惠、购买物流类图书和杂志折扣优惠等。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服务,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扩大吸收新会员,迅速壮大学会队伍。许多代表表示,回去以后,要加强会员发展工作,有尚未入会的代表现场提交了入会申请。
三、会议对增补理事、常务理事工作做了说明
为加强学会理事会建设,适应学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物流学会拟于2008年11月召开四届三次理事会时,增补部分理事、常务理事。会议对《关于增补全国物流研究机构协作网成员单位和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的通知》(物学字[2008]9号文)做了说明。会议解释了增补理事、常务理事的原则,增补理事、常务理事的基本条件,增补理事、常务理事的程序等内容。
四、会议对增补全国物流研究机构协作网成员单位和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做了说明
为进一步加强物流学术研究领域的沟通联络,整合社会力量,发挥专家优势,中国物流学会拟增补部分全国物流研究机构协作网成员单位和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会议对《关于增补全国物流研究机构协作网成员单位和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的通知》(物学字[2008]12号文)做了说明。协作网的合作领域包括:加强信息沟通;协调研究方向;开展联合研究;组织协作攻关;集中成果展示;扩大对外交流;建立交流平台。会议还对特约研究员的申请条件和特约研究员的管理与服务做了说明。
五、会议研究布置了“第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的组织和筹备工作
“第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拟于2008年11月8 — 9日召开。年会将评选表彰优秀论文、优秀课题,命名首批产学研基地,聘任新的特约研究员,由研究单位或企业申请设立分论坛,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研讨热点问题。同时,还将召开学会四届三次理事会,增补理事、常务理事等学会领导成员,总结安排学会工作。会上对《关于第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准备工作的通知》(物学字[2008]11号文)做了说明。对年会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参评论文时间界限及内容参考范围、论文分类、征集方法和论文提交评选方式等做了进一步解释。对年会设立分论坛的有关内容,包括设立的基本条件和设立方式做了说明。对同期举行的中国物流学会四届三次理事会的情况做了介绍。
本次年会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发展,正在向“产学研结合、国内外交流”的方向发展。会议要求,协作网各成员单位、各位会员积极参与年会论文征集、课题提交、分论坛设立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开好年会献计献策。
与会代表对本届学会换届以来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学会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行业信息和现代物流理念,为相关院校和机构提高物流学术前瞻性创立了机制,为深入开展物流研究工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与会代表表示,愿意为学会的发展多做贡献,也希望学会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
(中国物流学会研究室记录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