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生产资料 >> 内容

2007年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分析
字号:T|T 2008年02月27日15:00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稳步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达到11.4%,已连续5年超过10%,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虽然世界经济受美国经济回落的影响,增速有所减缓,但仍处在上升阶段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稳步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达到11.4%,已连续5年超过10%,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虽然世界经济受美国经济回落的影响,增速有所减缓,但仍处在上升阶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世界经济全年增速达到4.9%。
    持续快速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为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运行态势。生产资料市场需求旺盛,销售规模、增长速度及价格总水平均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
与此同时,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的均衡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市场联系十分紧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调剂国内余缺、平衡供需关系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内外市场价格联动效应越发明显,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快。
因此,我们认为,2007年的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是与宏观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市场发展既没有超前,造成明显过剩,也没有滞后,导致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局面。可以说,2007年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是平稳的、快速的、也是适度的。
    2007年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市场稳步快速发展。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核算,2007年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2.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8%,其规模及增长速度均达到自1981年有核算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参见图1)


图1:2004-2007年全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各月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变化情况


    从全年变化趋势看,除元月份有春节季节性影响的因素外,其它月份累计增速均在19.4-19.9%之间小幅波动,表现出稳步快速增长的特征。
    根据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调查资料,2007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平均值为55%,比上年和2005年分别提高0.5个和0.9个百分点,其中采购量指数平均值为58.3%,分别提高1个和1.4个百分点,也表现为出稳步提高中高位波动时有上升的走势。
    二是内需增势强劲,外需对市场需求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高。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加快增长,拉动生产资料市场需求旺盛,形成强劲的内需拉动力。如主要消耗生产资料的重工业(现价)销售产值增速达到28.5%的较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高不下,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另对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监测我们注意到,2007年生产指数的平均值为59.3%,与上年及2005年相比分别上升1个及0.9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的平均值连续两年达到59%,比2005年提高0.9个百分点,显示出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内需增势强劲的特征。据测算,2007年国内市场需求量钢材超过5亿吨,比上年增长近两成、煤炭消费达到25亿吨,大约增长12%、水泥达到13.9亿吨,增长20.5%、汽车约在840万辆,增长超过24%。
    同时,市场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特征进一步显现,特别是市场需求全球化特征更为突出,出口需求保持较高增长。2007年,30种主要生产资料产品出口平均增长22.7%,出口占市场总需求的比重上升到6.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市场总需求的贡献率达到1.5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钢材出口6265万吨,比上年增长45.8%,占钢材市场总需求的比重达到11.1%,拉动钢材市场总需求增速提高5.1个百分点。
    三是市场供需大体平衡,市场环境继续得到改善。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类等基础产品的稳定供应有效地保障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能源等基础原材料的资源瓶颈制约矛盾得到明显缓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稳定,供需差率维持在2个百分点左右。
    市场平衡发展,是供需双方调整的结果。一方面,控制产能扩张,淘汰落后的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市场供给增长速度趋稳。根据国家统计局及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资料计算,2007年,30种主要能源、原材料产品国内生产量平均增长17.3%,比2007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增速分别回落1.8、1.0和0.8个百分点。如,煤炭产量增速由一季度的14.8%逐步回落到9.4%;焦炭也由23.7%回落到16.3%;铁矿石产量增速由一季度的33.9%逐步回落到18.0%;钢材也由26.2%回落到22.7%。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保持了稳步较快增长,2007年,30种主要能源、原材料市场总需求平均增长17.2%,比2006年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市场需求发展的均衡平稳性表现的更为明显,多数产品需求增速变化很小,主要是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产品需求增速提高并带动市场总需求增速提高。如,2007年原油的国内市场需求增长6.8%、钢材增长19.9%、水泥增长20.5%,与2006年增速相比分别提高1.7、2.5和1.3个百分点。
    四是价格由高位波动适度上扬,转向涨幅明显加快。2007年以来,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部分基础原材料资源偏紧,同时国际市场价格呈现高位坚挺或震荡上扬的行情,促使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由前三季度高位波动适度上涨,转向升幅明显大幅提高。2007年中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水平比去年上涨4.5%,涨幅创2005年以来新高,升速从下半年开始呈不断加快趋势,且价位总水平连创历史新高。
     价格走势表现三方面特点:一是持续攀升,涨幅创三年来新高。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价格总水平与上年相比,2005年上升2.9%,2006年上升3.5%,2007年上升4.5%,创三年来新高。二是升速呈加快趋势。从各月环比(与上月相比)情况看,前7个月基本保持平稳,平均升幅在0.35%以内;8月份后升势加快,平均升幅超过1.3%,尤其是11月和12月分别达到2.0%和1.7%,同比价格(与上年同月相比)更是达到7.7%和10%,涨幅呈现明显加快趋势。三是价位水平连创历史新高。从2007年各月定比(与2000年12 月相比)走势看,一季度各月涨幅基本保持在20.2-20.5%,4月份升势有所加快,达到21.5%,5月份上升到23.6%,达到新的历史高位、6、7、8三个月升幅在21.0-22.3%之间波动,9月份后连创历史最高水平,9、10.11三个月升幅分别达到23.7%、24.6%和27.0%,到12月份更是创出29.2%的历史新高。

  执笔人:陈秀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