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2008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5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纪要
字号:T|T 2008年01月21日05:09     研究室
  •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主办,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08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5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于2008年1月 19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陆江会长,国家发展改革委经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主办,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08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5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于2008年1月 19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陆江会长,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王慧敏副局长,全国人大财经委施禹之处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以及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国家发改委经贸司、产业司、商务部商改司、铁道部运输局、交通部公路司、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的代表;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浙江、安徽、河南、江西、陕西、青岛、沈阳、长春、南宁等省市现代物流工作牵头部门及相关部门的代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研究院等研究单位的代表;“全国物流研究机构协作网”和“全国物流园区协作联盟”成员单位代表;《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作者;各地物流企业和物流行业协会的代表,50多家新闻单位的代表,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部分领导同志和专家委员会成员共200多人出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副会长戴定一、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分别主持了会议。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2007年中国物流的新进展及2008年展望”。论坛设主题演讲、专题演讲、嘉宾对话和情况通报及发布四个板块,分别邀请政府、企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盘点预测中国物流发展情况和趋势。论坛还针对企业关心的税收试点、融资、财政扶持项目和全国物流规划等实际问题通报了有关情况;举行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二批物流企业信用评级的授牌仪式;发布了“2007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现将会议内容纪要如下:


  一、关于2007年中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情况
  陆江会长在“2007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特点及2008年展望”的主题演讲中指出,2007年,是我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发生深刻变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年。他认为,有九大特点和趋势值得关注:第一,我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增长,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物流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第三、现代物流方式向采购环节延伸,供应链管理呈加快发展趋势;第四,制造业物流发展加速,物流需求社会化趋势更加显现;第五,专业化分工加快,增值型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第六,物流业加大投入,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初具规模;第七,区域物流加强合作,物流集聚区得到较快发展;第八,中国物流国际化竞争趋势增强,国内物流企业积极应对;第九,物流资源要素全面紧缺,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平均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当谈到2008年中国物流业面临形势和工作重点时,陆会长指出,2008年,我国物流行业有六大趋势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一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业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的趋势;二是我国物流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分化重组加剧的趋势;三是制造和商贸企业一方面分离外包物流业务,一方面强化自身物流功能的趋势;四是生产资料物流、农村物流和关系民生的食品、药品及危险化学品物流将受到重视,加快发展的趋势;五是各地贯彻“十一五”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加紧建设的趋势;六是区域经济发展,物流合作加强,物流运作集聚区快速发展的趋势;七是企业获取资源、资金的困难加大,经营成本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八是普通型的低端服务利润越来越薄,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合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从全行业的角度来看,他提出,2008年要特别关注六方面工作重点:第一,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第二,引导社会化物流需求,发展专业化物流服务;第三,选择适合国情的物流运行模式,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第四,落实有关政策,营造行业良性发展的环境;第五,神华完善行业基础性,夯实行业发展的基础;第六,研究国际物流新动向,迎接国际化竞争的挑战。


  二、关于中国物流业的政策取向
  王慧敏副局长在“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工作及中国物流政策取向”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两年来,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的工作职能,加强合作,密切配合,主要做了十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制定与物流相关的专项规划;第二,出台放宽物流市场准入的有关政策;第三,加强物流市场监管;第四,进一步改善口岸物流的通关环境;第五,开展物流企业税收试点工作;第六,积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第七,逐步落实行业基础性工作;第八,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第九,拓展物流领域国际合作;第十,进一步完善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另外,各地政府也普遍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各地陆续建立了由主管省市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组成的现代物流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在推进物流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谈到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取向时,王局长指出,政府有关部门将会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加大对物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七个方面,应该有实质性推动。第一,继续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第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强做大;第三,协同各部门共同研究解决物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第四,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物流现代化;第五,推进区域物流发展;第六,加快重点行业和重点品种物流发展;第七,继续完善行业基础性工作。


  三、关于第三方物流发展及展望
  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规划部尚尔斌经理在“2007年中铁快运的新进展及我国2008年物流发展展望”的演讲中,结合2007年中铁快运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网络建设、服务模式、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新进展。在谈到2008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时,他指出,一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包括,国内物流企业物流网络及服务能力快速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管理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成为物流企业竞争常规手段,信息化服务能力普遍得到重视和提升,国际物流企业、国内区域性物流企业竞争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推动服务水平提升和物流企业分工合作;二是物流业发展制约因素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三是管理更加规范,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四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四、关于仓储业发展及展望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作了“2007年中国仓储业的新进展及2008年展望”的专题演讲。他认为,2007年,我国仓储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分析2007年影响仓储业的重大事件时,他指出,土地使用税的大幅提高,使得仓储企业经营成本快速加大。姜会长总结了2007年仓储业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一是基于仓储功能的增值服务继续快速发展;二是仓储设施建设更加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三是外资企业投资建造物流中心的项目在增加。在谈到2008年对仓储业的展望时,他认为,2008年对仓储业来讲是困难与机遇并存的一年,总体来讲,仓储业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趋势更为明显,但前进的道路会有曲折和困难。一是经济形势中的一些因素会直接作用于仓储业;二是受供求因素的影响,仓储资源将出现紧缺;三是仓储的储备功能将继续增强;四是物流园区将成为仓储、运输企业的聚集地,物流园区正在国际化。


  五、关于区域物流发展及展望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作了“2007年中国区域物流的新进展及2008年展望”的专题演讲。他指出,区域物流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一体化,既是发展的现状也是发展的趋势。按照这种现状和趋势,消除区域内的统一市场和资源整合的障碍,是区域物流发展的核心目标。这需要把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良好的结合,形成区域物流系统来支撑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和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依托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级。同时,他指出,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内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将来的工作就是在现有基础上推进区域物流系统的定型,来形成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互动发展的格局。他分别针对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京津冀地区五大区域2007年区域物流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


  六、关于制造业物流发展及突出问题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院长何明珂教授作了“2007年中国制造业物流的新进展及突出问题”的专题演讲。他首先分析了制造业物流发展情况,指出判断和推动制造企业物流整合和外包的条件包括:跨越边界、多方参与、信息共享、资源重组、流程优化、利益均沾。他认为,整体来看,制造企业物流外包还是限于部分运输业务外包,仓储和发货业务外包、配货业务外包,铁矿石远洋运输业务外包、一般性运输业务外包等等,还看不到把整体物流业务外包的趋势。从制造业物流发展的阶段分析,他指出,制造业物流一般会经历自营物流阶段、业务外包阶段、物流系统集成阶段。制造业发展物流的模式,第一种是无整合、自营模式,第二种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