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陆 江(2005年11月24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够参加山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首先,我代表中
在山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陆 江(2005年11月24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够参加山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首先,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山西物流界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关于全国物流发展的形势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很快,形势很好,由起步阶段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主要有这样一些标志: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级政府支持物流业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据了解,正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加大发展物流业的内容,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2003年12月,温家宝、黄菊、曾培炎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全国政协《现代物流专题调研报告》做出重要批示。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根据批示精神,经国务院批准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商务部等13个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组成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开始工作。2005年9月,“全国现代物流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目前,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按照会议精神,制定规划、落实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支持物流业发展。可以说,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物流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社会物流总额快速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趋于平稳,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测算,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今年1~9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5.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2004年为21.3 %;今年1~9月为20.9 %,回落0.4个百分点。2004年,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8459亿元,同比增长8.4%,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19.5%;今年1~9月,物流业增加值为6878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21.3%。表明现代物流方式加速发展,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存度进一步提高,物流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骨干产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新的增长点。第三,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企业群体逐步成型。经过几年发展,我国物流市场上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规模和多种服务模式共同构成的,各具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一是原有的国有物流企业正在进行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向现代物流发展。如中远物流、中邮物流、中海物流、中外运物流、诚通中储、中铁物流及民航总局所属的几大物流公司等。二是出现了营业收入超亿元甚至10亿元的民营物流企业。他们白手起家、顽强拼搏,取得超常发展。如宝供、传化、大田、南方物流、宅急送、华宇、远成、锦程物流等等。三是外资和中外合资物流企业“抢滩”我国物流市场。世界知名的跨国物流企业如,丹麦马士基、美国总统轮船、荷兰天地、美国联邦快递、联合包裹、德国邮政、日本日通、英国英运等基本上都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港台许多物流企业进入内地,谋求发展。如香港嘉里、利丰集团,台湾大荣、长荣等。就在前几天,联合会通过统计调查,发布了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序。进入50强物流企业的最低“门槛”,主营业务收入达2亿元;前10强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基本达到30亿元。本次调查的202家物流企业2004年物流业务额同比增长了36.4%。第四,生产和流通企业引进现代物流理念,探索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仓储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制造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开始打破,非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形成趋势。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过去几年,我国连锁百强企业的销售增长均在40-50%。制造业、商贸业的业务整合、经营方式转变,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第五,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装备取得长足进展,物流技术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到2004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7.4万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43万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深水泊位944个,内河航道里程12.33万多公里。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以现代物流理念建设的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相继投用。立体仓库、集装箱、专用车辆、自动拣选设备和单元化物流技术等得到较快发展,我国物流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六,物流信息化步伐加快,推动了物流的现代化进程。各级政府已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规划,并加大了物流信息化的投入。一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二是企业信息系统加快升级整合和改造,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出现。国内各行业的领袖企业,如:新华制药、广东美的、江苏春兰、上海烟草集团、雅戈尔集团等纷纷实施了供应链管理应用,钢铁、汽车等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应用也出现了一大批成功案例。三是电子政务的发展对于物流信息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第七,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物流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继批准成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联合会。在国家标准委的领导下,两个委员会组织我国物流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制定了《物流标准体系表》,提出了急需制、修订的302项物流标准,描绘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的“路线图”。目前,《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已作为国家标准开始实施,首批26家A级物流企业已通过评审。二是物流统计工作已形成制度。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了建立社会物流统计制度的试行办法,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实施,并于今年4月份起首次联合发布了我国物流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根据物流企业统计调查结果产生的“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序”前不久发布。三是物流科技引起重视。国家首次把“物流服务”列入“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有关部门对部分物流科技项目给予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经科技部批准,已进行了两届评审。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每两年出资100万元创立的“宝供物流奖”,从2004年起纳入“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物流发展专项基金”,首次评奖和颁奖工作已经完成。四是物流教育培训发展很快。在教育部重视与支持下,我国开设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已从2001年的1所发展到160所,在校生超过1.5万人;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院校已经突破400所,在校生达10万人左右;中专、高职高专、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物流学历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国家有关部门2003年制定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到2005年上半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近2万人参加了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其中1.2万人取得了资格证书。五是物流理论研究成果显著。由政府、社团和科研教学单位组建的专业物流研究机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一支专兼职的物流理论研究队伍。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有的已投入实践运用。前几天在广州举行的“第四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收到论文500多篇,105篇获得奖励。有30多个单位参加了由中国物流学会组织的“全国物流研究机构协作网”。第八,部分地区和专业现代物流取得很大发展,现代物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分区域的形势来看,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成为现代物流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随着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北和中西部一些省区和城市,也加快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从相关专业的情况看,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有,连锁零售物流,汽车整车物流,钢材加工配送,快递物流服务,粮食散装物流,家电、电子、医药、图书和快速消费品物流等。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同志们:近年来,我国物流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对物流理念的认识深化了,物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了,中国物流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我国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依然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还不很理想。因此,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有清醒的认识。体制的制约、设施的落后、企业规模不够、效益和效率不高、服务较差、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小、散、差”的问题解决要有一个过程,企业和资源整合还需要时间,中国发展现代物流任重道远。同志们,现代物流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核心是突出系统整合、优化的理念,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实施一体化运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十一五”时期,中国物流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第一,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需求基础。第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需要现代物流的发展来支撑。第三,激烈的国际化竞争,需要我国物流加快发展,尽快提高经济、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第四,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给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五,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机遇稍纵即逝,挑战不请自来。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扎实工作,加快发展。二、关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工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联合会的成立,是改革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联合会成立以来,重点抓了改革、服务和队伍建设三件事。目前,联合会直接会员单位已超过1000个。今天,我重点介绍联合会是如何坚持和深化服务宗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