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综合快讯 >> 内容

陆江会长为《中国物流发展报告》撰写前言
字号:T|T 2004年04月21日11:27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3-2004) 前 言 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举世瞩目。这一年,中国物流经受的严峻考验和取得的重大进展同样有目共睹。《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3-2004)的任务,就是对这些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3-2004) 前 言 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举世瞩目。这一年,中国物流经受的严峻考验和取得的重大进展同样有目共睹。《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3-2004)的任务,就是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留下如实记录和严肃思考,从不同角度体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及相关专家对行业发展状况的基本看法。 我在《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2红皮书)的前言中曾经讲到,新世纪的第一年,被称为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起步年”。也正是从2001年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开始编辑出版“红皮书”,《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开始编辑出版“蓝皮书”。两个“皮书”虽然各具特色,都对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题材相同,内容相近,读者群类似,一些专家和媒体都建议“两书合一”。为集中力量编好“中国物流年度发展报告”,经协商研究确定,“红皮书”和“蓝皮书”自今年起合并,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按年度编辑出版,《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具体承办,书名定为《中国物流发展报告》。这也是我们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的一个尝试。 (2003—2004)版《中国物流发展报告》充分吸收原来两个“皮书”的长处,撰稿队伍较前扩大,容量较前增加,对数据不足、分析不够的问题力求有所弥补。全书以“综合报告”“专题研究”和“资料汇编”三部分为基本框架,约78万字。第一篇“综合报告”,包括 “2003年中国物流发展综述”,从2003年中国物流发展的环境、中国物流的新进展、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2004年中国物流发展展望几个方面做了分析和阐述;“权威分析”邀请物流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着重从行业宏观角度对全国物流发展的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第二篇 “专题研究”由各方面专家供稿,分别从物流服务业、行业物流、物流技术装备业、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物流教育与科研等方面比较细致地论述了2003年中国物流在各方面的新进展。第三篇 “资料汇编”,汇集了一年来“物流发展的重要研究报告”“地方物流发展情况”“港澳台物流发展情况”“物流调查统计数据”“物流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以及“国外物流发展资料”。本书叙述和分析的侧重点在于对2003年的回顾,以及2004年展望,所收资料的绝大部分也都产生于2003年,以求对2003年中国物流发展状况作重点展示和深入剖析。 按年度编辑出版中国物流发展报告,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艰苦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会越来越大。承担本书撰稿和编辑的同志们知难而进,勤奋工作,不断创新,甘心奉献。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物流相关协会、企业的领导和物流科研、教学、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挤出时间和精力参与本书的编写工作,许多业界同仁主动为本书献计献策,积极提供相关资料,中国物资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发行做了许多工作,部分物流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促使合并后的“蓝皮书”如期出版。在这里,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参与本书编辑出版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3—2004)版《中国物流发展报告》,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从2001年以来,出版的第三本“中国物流年度发展报告”。应该说,本书在权威性、史料性和信息量等方面,比前几本都有一定进步和提高。但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欠缺,加之客观条件的限制,报告的内容编排不尽合理、全面,还存在遗漏和错讹之处,前后观点也有衔接不够的地方。恳请读到本书的同志们批评指正,以便在下年编辑中加以改进。作为全国性行业社团组织,我们有义务,也愿意为政府、企业、物流科研教学新闻单位、境内外投资者以及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中国物流年度发展报告”。为此,很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陆江 二○○四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