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2003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奖说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副主任 江志强 2003年12月26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 2002年10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这是我国物流与采
关于2003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奖说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副主任 江志强 2003年12月26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 2002年10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这是我国物流与采购行业的最高科技奖项。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物流与采购行业科技进步,加快实现物流与采购行业的现代化。今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有关要求,制定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管理试行办法》,并开展了首届科学技术评奖工作。现将评审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项目申报和审查 2003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工作自今年3月份开始启动,在项目申报期间,我们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克服了非典的影响,整个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到8月31日,共有100多家单位与科技奖励办取得联系,咨询、申报报奖事宜。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条件,联合会奖励办公室进行了资格、文档格式和报奖必要条件的审查,经筛选共受理合格申报项目24项,项目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应用等方面。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山东、云南、吉林等省区市,申报单位包括企业(国有、民营、股份制)、部队、院校及研究单位,具有一定的行业和地区代表性。 二、加强组织管理 为做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的组织管理工作,联合会成立了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委员会,由9 位国内著名物流专家组成,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陆江会长担任。委员会负责评奖的指导工作和奖项的审批工作。同时,联合会建立了物流专家库,评审专家从专家库中根据申报项目情况随机选定,并组成专家评审组,负责项目的评审工作。今年成立了以戴定一副会长为组长的科学技术奖专家评审组 。 科技奖评审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由科技奖励办公室承担。科技奖励办公室设在联合会科技信息部。 三、 制定评审细则和标准 为了保证评审项目的质量和水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严格按照国家科学技术评审的原则和标准来制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细则》,对评审原则、标准、方法以及奖励等级和数量等作了具体规定。对评审项目主要从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经济与社会效益、推动科学进步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实行评分制的方式,使评审工作进一步细化。 四、规范评审程序 本次科技奖评审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资格审查:由科技奖励办公室对申报项目的资格、文档格式和报奖必要条件进行了审查,经筛选共受理合格申报项目24项。 2、专家初评:由专家独立审阅参评项目资料,分析、了解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并给予初步评分。 3、集中评审:由奖励办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议,按AB制形式,各专家对主评和辅评的项目进行介绍和评论,经全体专家综合评比、各自打分并最后汇总,得到各项目的总分和获奖等级。 4、核实审批:由评审委员会核实批准。最终评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整个评审过程按照相关的文件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公开,质量优先、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体现了对报奖项目的高水平要求,也体现了本行业全国最高科技奖项的权威性。 五、获奖项目特点 本次获奖项目共16项。其中57 %为物流信息系统项目,31 %为物流设备应用项目,12 %为物流技术应用项目。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除了科技含量较高外,在经济效益和标准化方面成绩明显,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经济效益方面,获奖项目大多数有较好的收益,例如青岛海尔集团,通过统一采购,每年可节约资金上亿元,通过统一配送,每年可节约资金上千万元。又如深圳市中海咨讯科技有限公司02-03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销售收入400多万,4年间给用户之一的海福(深圳)公司带来净增营业额5000多万,资产利用率提高近十陪。 在流程优化和标准化方面,获奖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整合和规范物流环节的业务流程,如北京中软冠群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结合国外先进物流软件和自身的开发能力,在为湖北东风汽车,天津中新药业等单位实施物流信息化时,总结出标准的业务流程和功能模块。又如军事经济学院和总后物资油料部联合开发“军用物资采购服务系统”时,在总结原有的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模型,特别是在多种招标管理模式上进行了业务流程上的规范化设计,使系统更加有效和易于管理。 现在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认识到,物流某环节的优化是一种二级优化,全程物流环节的综合优化才是高效的优化。因此,一些企业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造,如青岛海尔集团提出的,以定单流为驱动源,以全球供应链、全球配送和计算机三个网络为其提供全程服务的物流管理模式,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在这次评审中,我们还高兴的看到,不但物流企业注重流程改造,而且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商也在探索开发流程的优化。北京佳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他们把对某一行业服务的知识积累、流程优化经验和功能管理模块按规范和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层次分析分类,然后,融于开发的结构体系中,使新建和重建系统的速度高于以传统手段建设信息系统的数倍。 获奖的物流设备应用项目和物流技术应用项目也具有领先水平。如昆明昆船物流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开发的“龙岩卷烟厂自动化物流系统”集声、光、机、电、信息技术于一体,应用于自动化仓储、输送、分拣、发货、LGV激光导引、机器人自动作业等各物流控制和操作环节。在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人员劳动强度降低、资金节约等各方面效果显著。如广州市再生资源利用研究所的“废轮胎生产RU-橡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发明了新型的废胶再生工艺,解决了原此工艺中能耗高、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等缺点,使废胶再生率提高20倍以上,在国内和国际的汽车工业市场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然,本次入选和获奖的项目不能说已经全面的反映了目前国内物流现代化现状,一些优秀的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申报。我们的工作有许多可改进的地方: 1.物流科技奖的推广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 由于今年是科学技术奖评奖的第一年,加之物流科学技术的行业跨度较大。我们虽然通过文件、会议、报纸等形式进行了广泛推广和宣传,但直到申报截止日,仍有一些单位不知道物流科技奖的有关情况,使得一些好项目错过了申报机会。 2.时间紧,有些申报项目的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由于申报时间从3月份开始,期间又经历“非典”干扰,因此,要求企业在8月底前完成所有材料准备,时间相对紧迫。从所报的材料可以看出,不少企业材料准备仓促,缺少了一些必须的报奖要素(如经济效益、用户使用证明等),因此,需要修改补充后重报,而那些没有继续改进而重报的项目,则难以通过报评资格要求审查。 3.项目不平衡 在这次申报的项目中,物流信息系统项目比重偏大,物流设备和物流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项目比重偏小。 六、关于明年评审工作 按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管理试行办法》,科学技术奖的评奖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二○○四年度的申报工作将于二○○四年二月份开始。 二○○四年将考虑增加物流软科学的有关项目。可以肯定,明年的评奖的项目,无论在数量、质量等各方面比今年更出色。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信息部,我们将在近期拟定2004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的有关文件,并尽快启动这项工作。希望业内同行积极参与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大家服务,把明年的评奖工作做的更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奖励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