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10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由中国物流学会主办、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协办的大型物流学术会议,围绕“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物流研究”这一主题,对中国物流理论的研究发展、物流科?
“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10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由中国物流学会主办、大田——联邦快递有限公司协办的大型物流学术会议,围绕“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物流研究”这一主题,对中国物流理论的研究发展、物流科技发展战略、中国物流标准化建设、应急物流与军事物流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同时进行了学术年会论文“大田——联邦快递杯”颁奖活动。本次年会共征集论文200多篇,其中评选出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30篇和优秀奖40篇,实现了推出学术研究新人、推动物流学术研究深入开展的目的。中国物流学会作为国内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经济理论、物流管理科学和物流科技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物流研究的发展。自2002年10月中国物流学会在广东南海召开第一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以来,随着政府和企业对物流重视程度的加深和对外交往的扩大,物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物流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研究方法进一步科学和规范化,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第一,物流基础理论研究:对物流、物流产业、物流企业、企业物流、物流行业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内含与外延的研究;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对供应链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采购与物流相互关系的研究;物流系统论与物流价值论的研究;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研究;物流与大通关的研究等等,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第二,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最多、最广,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成本研究,运作模式研究,物流外包研究,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工贸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研究,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服务转型研究,第四方物流研究,物流过程各方利益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研究等等。第三,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研究:从今年的各种物流研讨活动和媒体介绍来看,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的内容比较丰满,说明了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物流的发展,如汽车物流、家电物流、药品物流、烟草物流、连锁物流、食品物流、粮食物流、邮政物流、港口物流、IT物流、服装物流、航空物流、交通物流以及长三角物流、珠三角物流、环渤海物流、中部物流、西部物流、开发区、保税区物流等等。交通部为行业物流的研究工作专门拨款1000万元。许多部门的研究开始从宏观层面向中观与微观层面展开。第四,物流市场研究:物流市场如何形成,物流环境包括哪些要素,物流资源如何进入市场达到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不同行业物流市场的供需分析,物流市场主体、客体、载体与中介组织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物流外包的研究等等。第五,供应链管理研究:供应链管理是经济运行中一个新的模式,今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被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代替,供应链是什么,供应链管理的要素有哪些,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如何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等等,这方面的研究虽然相对还比较薄弱,但已经起步,并取得可喜进展。第六,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研究:信息化与标准化都是中国物流发展中的瓶颈,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如何在物流业发展中充分应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如何使中国物流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在会上展望我国物流理论研究发展时,提出未来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十二个重点方向:第一,物流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研究;第二,物流经济学及学科建设研究;第三,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相关政策的研究;第四,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研究;第五,物流信息化研究;第六,物流标准化研究;第七,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研究;第八,国际物流研究;第九,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研究;第十,物流市场研究;第十一,物流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第十二,应急物流与军地合作的战略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名誉会长张皓若,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何明珂、陈嘉良,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牟惟仲、张文杰、王宗喜、宋远方、刘秉镰、黄有方、周乃如 、徐天亮,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物流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政府主管部门的代表20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