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信息技术 >> 内容

以科学技术促进物流业发展 -访联合会科技奖励办公室主任戴定一
字号:T|T 2003年03月20日10:36     中国物流联盟网
  • 众所周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与促进,物流业更是如此。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正在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但是,与物流业蓬勃发展不相适应的是,迄今为止,我国物流业还没有专门机构组

众所周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与促进,物流业更是如此。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正在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但是,与物流业蓬勃发展不相适应的是,迄今为止,我国物流业还没有专门机构组织评选行业奖,无法对为本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及有关单位进行奖励,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如今,这一遗憾将不复存在。 记者获悉,不久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发布第07号公告,批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设立科学技术奖,旨在奖励全国物流与采购以及生产资料流通领域中的技术发明和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将对行业科技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以科学技术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一直热心于促进本行业的科技发展。作为我国物流与采购行业的全国性社团组织,在推进行业科技进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曾于2001年底由国家科技部恢复“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自成立以来,积极申请设立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的科学技术奖,经过努力,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部的批准,设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据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管理试行办法》已经拟定,相关的管理委员会业已成立,首期奖项申报工作将从2003年1月1日开始。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中国物流联盟网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采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物资信息中心(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信息部)主任兼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奖励办公室主任戴定一(以下简称戴),请他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范围、评选办法、奖励与推广办法、申报办法等问题作了极其详细的说明,供有关单位和个人加深对物流行业奖的了解,以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科技进步,加快实现物流行业的现代化。 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意义 记者:首先,请您谈一谈设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意义与目标是什么? 戴:通过设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在物流与采购科技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调动相关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物流与采购行业科技进步,进而加速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因为物流与采购行业是依赖于科技进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与传统的运输、仓储等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依靠现代的高科技和现代的科学管理理念来提升、整合原有的行业,并依赖于先进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实现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所以,推动物流与采购行业的科技进步,对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有相当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范围 记者:物流与采购运作是一个大的系统,涉及采购、仓储、运输、分拣、包装、配送等各个环节,也涉及诸多行业。如何界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范围?该奖项的评审与物流相关行业的科学技术奖评审之间是什么关系? 戴: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所分管的职能或者它覆盖的行业范围来讲,有一个过渡的特点,就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原来的会员或是说它原来覆盖的领域主要是生产资料流通,现在扩展到物流,有一个逐步发展、逐步扩充的过程。当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包括两类客户群,即对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和物流与采购领域的科技进步、科学发明进行奖励。由于物流与采购是一个跨行业的复合型、综合性产业,覆盖许多领域,像交通运输、仓储、邮政甚至包括制造业物流。在传统的制造业、交通运输、邮政、商贸等领域都有申报科技奖的渠道,那么再加上中国物流科学技术奖,企业或其他单位就增加了一个申报渠道。同时,我们这个奖也覆盖了众多无主管单位,如民营企业本来就没有什么申报渠道,如果在物流与采购领域做出成绩的话,将会有一个获得奖项与认可的渠道。对于行业奖来说,中国物流科学技术奖在这方面是一个拓展。 我们这个奖实际上相当于省部级的行业奖。尽管它是一个利用社会力量办的奖,但带“中国”字头,在这个背景下不会再有类似的行业奖,有关部门只能批一个,所以它具有权威性。我们希望能把它办成行业中水平最高的、最权威的奖项。 记者:国外许多物流技术与装备企业在中国物流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场上也很活跃,一些优秀的物流工程技术项目往往是国内外合作的结果,这些项目是否可以参加申报?另外,国内一些物流与采购的技术装备企业或咨询公司、研究机构往往是合资企业,他们能否参评? 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主要是为了推动国内的物流科技与进步,如果国外的企业在国内有合作单位,比如合作研制、合作应用,可以通过国内单位来申报。举例来说,由国外企业开发、在国内企业应用的,可以由国内应用方来申报。如,海尔应用了德国SAP公司开发的系统,确实取得了重大应用成果,可以由海尔来申报。但是如果完全是国外企业研发、应用的项目,尽管在中国境内,也不允许申报中国物流科学技术奖。包括咨询公司、研究机构、设备厂商等也都将按照国内企业申报的原则。 记者:物流技术既有单机产品的单项技术的创新,也有这些单项技术在系统集成应用方面的创新,物流科学技术奖更注重哪一方面? 戴: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中目前分为两个具体的奖项,一个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个是技术发明奖。前者侧重在应用,后者侧重在发明。一个具体项目无论是技术发明也好还是技术应用也好,看它注重于哪一方面。技术发明奖注重专利,应当在国内或国外已经申报了专利,即要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不能是抄袭和简单的移植。而科学技术进步奖不要求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只要在应用上有突出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即可,但要求有至少一年以上的应用成果的鉴定。 记者:据我们所知,国家不提倡单独设立软科学奖项评选。那么,一些涉及管理、规划、咨询、标准、方案、指标体系等研究成果是否可以参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 戴:目前中国物流科学技术奖项中暂不包括软科学奖。由于2003年是中国物流科学技术奖评选的第一年,经过今年的评选,也在摸索经验,了解如软科学等项目的情况,根据需要再对中国物流科学技术奖项进行调整。我们希望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扩大它的涵盖范围。 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办法 记者:据我们所知,有些部委科技部门除了进行部级科学技术奖评选外,也在评奖之前对一些项目组织技术鉴定。那么联合会是否会对物流技术项目组织技术鉴定? 戴:目前采购联合会也一直在做项目的技术鉴定工作,但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规范的管理办法,而是散落在各个部门进行。联合会怎么组织鉴定也有一个探索的过程。最近,国家科技部组织召开了由国家经贸委直接管理的十大行业协会科技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会上主要讨论了如何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在国家科技管理中的作用问题。随着国家机构改革,过去由政府部门负责的科技管理工作现在都要转到行业协会来具体实施,为此科技部将出台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方案,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工作。我们也将按照科技部的文件精神具体制定出本行业的管理办法,包括对科技咨询、项目评估、鉴定、招标、技术培训等服务的管理,并使之不断完善。总之,政府部门通过行业协会来进行行业管理特别是科技管理的工作,今后将越来越多。 记者:中国物流技术进步奖项评审时是否考虑参评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参评项目获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评估? 戴:首先,效益肯定是项目评优中的主要指标,这里一定要有项目应用企业的明确的鉴定意见。然后还要有专家的评审意见。在效益评估中,我们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不会完全看经济效益而不看社会效益,也不能只看社会效益而不考虑经济效益,而是双方兼顾,要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行业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在考虑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例如海尔,我们注重宣传它的先进管理理念,像业务流程的改造、物流系统的优化等等,而不是让大家完全模仿海尔的做法。另外,很多物流项目的效益好坏还要受到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应综合考虑,并根据专家的评审作出恰当的评价。 记者:您谈到专家,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即,物流与采购科学技术的实践性很强,这与物流理论研究、理念研究、观念研究等一般的研究及综合的论述不同,因此有企业担心如果由一些物流理论专家参加评审会影响评选项目的严肃性。联合会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对参与申报项目的专家是否有回避制度? 戴:为维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严肃性与权威性,科学技术奖奖励工作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不正当干涉。联合会已制订并颁布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管理试行办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共同组建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由陆江部长担任主任委员。其下设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专业评审组和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科技信息部管理处,具体负责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归口管理及日常工作。 我们会建立专家库,里面包括政府官员、科研人员、院校教师,当然更多的是来自一线的物流经理、运作者。目前,专家库中已有将近100人。对不同的项目,我们将选择不同的专家组成评委会。如果是应用性项目,参评的物流经理会多一些;如果是理论研究项目,会增加来自科研院所的人员。总之,参评专家要与项目相匹配,并兼顾多个领域,以保证评选结果的客观真实。对评审委员的选择也有具体规定,一般不应是当年申报项目的参与者。如出现绕不开的情况,也要回避本项目的讨论和表决。此外,我们会在管理上严格、规范,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获奖项目的奖励与推广 记者:中国物流科学技术奖共设立了几个等级?每个等级将分别评选出多少个项目? 戴:目前共设立了3个等级,每年度分别评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对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项目,联合会将召开颁奖大会,向项目主要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授予获奖证书,并从中择优向国家科技部推荐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