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研究和推介是促进物流发展的动力 ------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戴定一 最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出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和推介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的活动。为了更多地了解这方面情况,记者采访了本次
案例研究和推介是促进物流发展的动力 ------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戴定一 最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出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和推介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的活动。为了更多地了解这方面情况,记者采访了本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戴定一先生,下面是采访的主要内容。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什么要搞这样的案例评选和推介活动?答:物流是当前的一个经济热点,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盲目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要促进需求。尽管企业关注物流,热情很高,但是投资决策还是十分谨慎的,在没有见到实效之间,企业多持观望态度。这里的问题不是靠培训、论坛就可以解决的,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榜样,这就是案例的作用。案例促进需求的增长,需求则是任何产业发展的土壤。二是要引导供给。信息系统是物流的基础,提供信息系统和软件的IT商业都看好物流市场。但是盲目性也很大,主要表现在重开发、轻应用。结果软件品种繁多,功能参差不齐,价格天壤之别,用户无所适从。其实许多系统开发人员并不了解物流,好的软件应该在应用中形成、完善。发现与挖掘优秀案例的过程将引导系统、软件供应商深入实践,了解业务,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三是促进行业标准化。物流的效益在于整合、全程优化,所以标准化是一个基础。但是从实践的经验来看,任何标准的实施需要企业的支持,特别是领袖企业的支持。目前我国物流信息系统和软件很多,但市场份额都不大,对形成行业标准、市场标准是不利的。评选优秀案例将对好的系统、软件开发商起到扶优扶强的作用,有利于行业标准化的形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行业中介组织,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也希望得到各界的支持。问:什么样的企业可以申报?答:申报的企业可以是物流信息系统或软件的供应商、开发商、咨询商,也可以是用户单位。不管是谁来申报,都必须是实际应用已经成功的案例。如果是软件商报来的,必须有使用单位的鉴定意见。由于案例的评选和推介具有一定的宣传广告效益,所以供应商的积极性可能会高一些。另外,我们此次评选的案例,不要求是完整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是物流中某些环节的成功应用,如库存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等等。在申报的企业类型中,除了独资外企不能作为用户申报其案例之外,对其他企业不作限制,独资外企作为供应商为国内企业提供服务的成功案例可以申报。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推动国内企业(包括合资企业)的物流信息化进程。问:所谓优秀案例应该具备什么条件?答:本次活动评优的重点有三个主要标准:第一是采用信息化后用户的效益。所以一定要有使用单位的鉴定意见,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效益,应该有加快周转、降低成本、促进销售等方面的具体说明;第二是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信息系统和软件都是工具,它的先进性首先是反映在贯穿其中的管理思想或理念,反映在总体方案的设计上。申报单位可以用一个流程图来说明。第三是代表性或可推广性。这包括案例的行业、地区、规模等代表性,也包括案例所需要的条件如投资、人才、管理基础等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总之这项活动是为了促进行业的推广,标准化。问:入选的优秀案例将如何推广?答:入选的优秀案例将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的“2002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称号。其中科技含量高的可以参加行业科技进步奖的评审,或由联合会推荐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选。联合会将组织专家对优秀案例进行点评,通过媒体、网站和出版物进行宣传,向教育、培训机构推荐,组织专题现场会或研讨会推广应用。总之,优秀案例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案例的研究是一份极其重要的工作。问:此次活动对入选的优秀案例是否有数量限制?答:原则上没有,主要是考虑质量。入选的一定要达到标准,宁缺毋滥,要比较准确地反映我国物流信息化先进水平。当然也要考虑分类指导,制造业、商贸业和物流业都需要有自己的榜样,彼此是不能替代的,甚至可具体到一个行业,如家电、汽车等等。问:能否谈谈评委专家的情况?答:具体人选暂时不能公布,但可以保证其权威性和公正性。我们聘请物流界最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委,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先生担任评委主任。本次规定评委所在单位不得参加申报。另外我们在申报案例的格式、内容等方面都作了尽量规范化的设计,减少人为因素。其他有关具体规定,可参见中国物流联盟网:http://www.chinawuli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