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我会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和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张皓若在阅读了我会送去的《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建议》的参阅件后,给联合会领导来信,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来信全文如下:
7月18日,我会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和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张皓若在阅读了我会送去的《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建议》的参阅件后,给联合会领导来信,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来信全文如下:陆江、毅民、俊发同志:送来《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建议》一文已阅。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是发展方向,是发展趋势,因为它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它的核心是高效率、低成本。它因取得商品的空间和时间价值而能创造附加价值。它不仅提高了流通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生产和消费的效率,因而促进经济总体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它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热点,但如果搞不好,则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这一问题开始引起物流界及全社会的注意,但遗憾的是它的发展是严重滞后的。中国物流业的部门、地域分割,物流设施与经营的分散、落后,低效率、低水平的重复,“小而全”的自我服务系统各行其道,固然有计划经济影响与小商品经济意识的深刻影响,也与物流业自身的状况有关系。物流企业未能以新的理念创建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物流方式来替代落后的传统的物流方式(商业则依托零售业连锁经营迈出了一步)。在我国即将加入WTO和物流业面临新发展机遇的形势下,外国物流企业跃跃欲试,觊觎中国物流市场,国内(系统外)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发展物流业势头迅猛,而在这方面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国有流通企业则处于相对滞后局面。发展现代物流,需要有新型的市场主体——新型的物流企业,摆脱传统观念、传统经营模式、传统组织结构,走出一条新路子。要网络、培养、组织一批具有现代物流新理念的人才,采用更灵活的机制,开拓跨地区、跨部门经营。物流产业有些大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等要依靠国家支持建设,其他经营设施主要靠自己融资,整合现有设施,建设新的设施,主动与外商和民营企业合作。要抢占先机,避免被侵蚀和挤出市场。物流企业打破一些框框进行重组在所难免。首先从沿海大城市下手,进行一番超常规的努力,一定会大有作为。我的一些拙见难免有谬,供参考。张皓若 20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