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内容
265

跨境电商大会,用大数据实现监管创新
字号:T|T 2018年05月11日11:09     河南日报
  • 5月10日下午,由郑州海关主办的第二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监管创新与风险防控论坛在郑举行。

5月10日下午,由郑州海关主办的第二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监管创新与风险防控论坛在郑举行。来自国内外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跨境电商企业等多个领域的嘉宾约200人参会。嘉宾们围绕如何创新监管模式以有效促进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可持续发展贡献了真知灼见。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增长迅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并开辟了新消费模式,提供了新就业岗位。”论坛上,海关总署监管司副处长白晓东介绍说,据中国海关统计,近几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均超过了30%,2017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总额达90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6%。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挑战,监管部门和电商企业应携手前进,创新举措,保护这项新业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副会长张皖生在发言时建议。

会上,白晓东透露,在今年2月份举行的首届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上进行讨论,并由中国海关参与制定的首个指导性文件《跨境电商标准框架》已初步通过,“这份标准框架的出台,将为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开展跨境贸易提供规范,并为跨境监管贡献中国模式和中国智慧。”

这一消息令现场嘉宾十分兴奋,郑州海关副关长徐晓捷介绍说,近年来郑州海关在跨境电商监管方面创新不断,提出的“保税备货模式”大大缩短了客户收货时间,已作为海关总署“1210模式”被推广至全国试点城市,“如果这项模式也运用在国外的跨境监管中,将为更多企业的通关提升效率。”

徐晓捷的发言得到现场企业代表的赞同,小红书联合创始人曾秀莲说,目前一些国家的商品出口到海外需要经历近30个步骤,复杂的流程令许多企业在开展跨境电商时望而却步,“高效监管方式的推广,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国内其他地区及国外政府在跨境监管和风险防控方面有何好方法?论坛上,“大数据”成为嘉宾们提及最多的关键词。

来自万国邮政联盟国际局政策监管和市场局的保罗·多诺霍首先分享了经验,“万国邮联正在利用客户大数据重新规划供应链,以更贴近企业和用户需求的方式为客户服务,并进一步提高清关效率。”

大数据技术同样应用于广州海关的日常监管中,广州海关副巡视员彭纯玲介绍说,广州海关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提炼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的各类要素,建立模型,形成指令,极大提高了监管部门精准布控和风险防控能力。

在以色列海关吴瑞恺参赞看来,大数据来源一定要广泛而精准,才能快速、正确地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以色列海关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工作系统,同各级政府机构联网,实现特定数据共享,建立完善而统一的风险管控系统,并制定分级别处理水平,以高效完成监管。这种便捷、和谐的大数据分享方式,已为跨境监管带来许多便利。”

与此同时,以唯品会、小红书为代表的企业家们在发言时纷纷表示,跨境电商企业也应在信息报送、订单核实等方面积极配合监管部门,以更好防范风险,促进跨境电商业态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