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运输 >> 内容

《液化天然气物流体系建设与创新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京举行
字号:T|T 2018年02月08日11:30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 2018年2月6日,《液化天然气物流体系建设与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在京举行。

2018年2月6日,《液化天然气物流体系建设与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在京举行。

 

图为开题报告会现场

开题报告会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与物流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恩森同志主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交通与物流处处长刘希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特约研究员、课题组长于志群以及上海中化集能燃气利用有限公司、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山东集兴能源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技术交易所、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北京国运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青岛无车承运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正和赢时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领导及专家参加开题报告会。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气荒”,除气源因素外,在物流方面单纯依赖管道形式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加快建设我国液化天然气综合物流体系迫在眉睫。鉴于此,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就液化天然气物流体系建设与创新发展进行调研。在创建液化天然气综合物流体系基础上,逐步形成中国标准,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装备技术和组织模式国际化输出。这次国家发改委专门提出课题,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组织开展国内液化天然气物流体系建设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次研究的目的:一是遵循国家能源革命战略和发展规划,厘清国内液化天然气物流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二是分析天然气消费市场对物流结构的供求关系:三是研究探讨国内液化天然气综合物流体系建设模式,推进天然气物流供给侧改革创新,整体增强市场保障能力和供给灵活性。四是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与会专家在听取了领导讲话和课题组长的开题报告后,根据各自领域的实际工作情况,畅谈了对加强液化天然气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大家普遍认为:液化天然气物流复杂程度高,具有跨国界、跨行政区域、跨多种运输方式等特点,体系建设与创新发展涉及到多个方面和多个监管部门。在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推动下,国内天然气利用领域快速扩大,消费量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国内液化天然气利用市场规模激增,传统天然气物流体系呈现出结构性缺陷。究其原因,主要是天然气管网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储气调峰能力严重不足;在管网不能覆盖或暂时难以覆盖地区,天然气利用“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液化天然气运输装备技术落后,相关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同运输方式仍处在试验阶段,多式联运高效物流格局尚未形成等原因。在当前情况下,国家发改委提出对我国液化天然气物流体系建设进行专题研究适逢其时,也非常必要。与会代表均表示,一定会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液化天然气物流体系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