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内容

洪涛:美国政府市场干预行为严重阻碍中国电商国际化
字号:T|T 2018年01月09日11:25     第一物流网
  • 2018年1月3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了蚂蚁金服对美国速汇金的收购,这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商国际化进程,对阿里巴巴的全球计划来说是一个重大挫折和打击,也充分说明了美国的伪市场经济的面孔。
2018年1月3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了蚂蚁金服对美国速汇金的收购,这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商国际化进程,对阿里巴巴的全球计划来说是一个重大挫折和打击,也充分说明了美国的伪市场经济的面孔。
 
速汇金(MoneyGram)美国第二大汇款及支付服务商,总部位于美国达拉斯,在全球200多个国家拥有近35万个网点。马云以12亿美元的较高价格对其收购(2017年初是8亿美元的价格)。如果阿里收购成功,阿里进入美国市场,参与美国的市场建设及其经济发展,可以采取最先进的网络金融信息技术,从而可以促进美国无现金支付加快进展,促进人脸识别等技术在美国的广泛应用,加快支付结算的现代化进程。
 
新电子商务发展是采取网上网下融合发展的,布局线下网点正是阿里巴巴近几年积极发展的商业版图,从2014年至今,阿里巴巴已经投资银泰百货、三江购物、红旗连锁、大润发、苏宁云商等线下网点,并积极开发许多新业态、新交易方式、新支付方式,如盒马智能店、淘咖啡等无人店,以及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业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无现金交易。
 
收购美国速汇金拥有的遍布全球的35万线下门店,可以促进美国速汇金企业网上网下融合发展,也能够促进美国速汇金公司的全球化发展,对中美双方企业来说是一件双赢的市场行为。
 
速汇金是美国第二大支付服务商,在全球与很多大银行、大公司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与全球各大银行的连接,速汇金的汇款业务能让资金直达全球约24亿个账户,同时沃尔玛、英国邮政等也是其重要客户。长期以来,中国邮政等也是速汇金的客户,因为中国邮政有很多跨国快递业务,需要一个能覆盖全球的支付商。收购速汇金能让蚂蚁金服(支付宝)在短时间内将“触角”伸到全球,和Visa、万事达等相互竞争。如此一个双赢的市场行为,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美国,却由于政府的无端干预,使这一市场行为不可能进行。
 
蚂蚁金服为了收购速汇金已经谈判了一年,还经历了多次提价,可以说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蚂蚁金服2017年1月公开宣布要收购速汇金的,当时蚂蚁金服宣布要以13.25美元/股的价格,总计8.8亿美元收购上市公司速汇金。到了2017年3月,另一家美国支付公司 Euronet 加入竞购,将收购报价提高到了9.55亿美元。蚂蚁金服迅速做出反应,将收购价提高到12亿美元,Euronet 公司并未继续追加。
 
但由于蚂蚁金服不是美国企业,这笔收购需要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检查和审批,而检查和审批的结果就是外国投资委员会否决了这笔交易。海外投资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这笔收购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早在2017年3月10日,美国20家组织和机构就曾向美国财政部部长兼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主席史蒂芬·努钦(Steven Mnuchin)致信,反对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的交易。他们在这封信中表示,“毫无疑问,如果中国能够称霸全球的支付市场,它将利用信息、技术、智力和经济实力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危害。”
 
美国政府否决这一交易行为,不仅会给阿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会减缓美国网上交易与支付的现代化进程,不利两国消费者的福祉。在2018年1月5日速汇金和蚂蚁金服联合发布的终止收购公告中还提到:根据协议,蚂蚁金服将向速汇金支付3000万美元(约1.95亿人民币)的违约金。
 
针对美国阻止蚂蚁金服收购速汇金的贸易保护措施,新华社2018年1月3日发布英文评论表示,2018年中美可能经历一段坎坷的贸易之路,若在贸易问题上美国政府一意孤行,中国可能采取反制措施。若中美之间的怀疑和紧张情绪加剧,两国人民为此都可能要付出高昂代价。维护两国贸易关系稳定,需要沉着。这样的贸易战将严重影响中美贸易的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国内许多经济学家美化和吹捧美国的市场经济,否认政府产业政策对市场的干预,但是,美国作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从未真正实现自由市场经济,甚至他们所鼓吹的“华盛顿共识”在美国去实践,从来就没有停止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特别是经常对中国抡起所谓的“307条款”大捧,中国进入WTO后15年,中国按美国主导的WTO贸易规则做出了大量的牺牲,但是美国、欧盟、日本仍然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可见美国政府产业政策不可能不带有较强的意识形态的烙印,而这一政府行为对这一市场收购行为干预也缺乏法律依据,而且可能挑起新的中美贸易战。
 
因此作为中国的经济学工作者应认真地反思经济学,应积极研究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全球治理体系,探索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及其在“平的世界上竞争”,政府积极参与新的国际市场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