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信息平台 >> 内容

美团打车加码背后 超级平台持续扩张奥秘
字号:T|T 2017年12月25日12:12     北京商报网
  • 12月20日晚,美团打车即将把业务扩张至北京、上海、成都等七个城市的消息不胫而走,有关一家互联网企业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新业务,以及边界的讨论再度引发业界热议。
12月20日晚,美团打车即将把业务扩张至北京、上海、成都等七个城市的消息不胫而走,有关一家互联网企业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新业务,以及边界的讨论再度引发业界热议。
 
如果从中国乃至世界众多巨头的发展路径上看,拓展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新业务,不仅会带来新的营收增长,也会激活平台原有生态的更大潜力。
 
以腾讯与阿里为例,两者从2000年前后发迹,分别在社交与电商领域保持多年霸主地位。但近几年移动端的微信、着眼金融服务的蚂蚁金服等新产品也激发了诸多想象空间。谷歌的应用平台与硬件销售,亚马逊的云计算等众多新业务带来的盈利,以及与原有业务链条的互动,同样证明这种激活效用。
 
此次,发力出行业务的美团点评,会给自身围绕餐饮、生活服务生态,带来哪些新的活力?
 
唤醒平台生态:电商亚马逊卖票的真实逻辑
 
12月20日晚,媒体曝出在南京测试了10个月的美团打车,即将扩张新的城池,发力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7个城市的出行业务。
 
美团点评加速跨界的动作,迅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出行领域形式的种种猜想。无论12月初宣布成立出行事业部,还是此次加码七座一、二线城市,都证明美团打车并不打算浅尝辄止。
 
从此前美团打车的诸多动作来看,其关注点似乎并不在竞争对手,而更注重出行业务与自身餐饮、生活服务领域的互补与促进。
 
实际上,这种通过新业务进一步激发原有业务生态活力的做法,已经在很多平台型巨头身上得以验证。
 
时至今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营收最大的亮点,不再是传统的搜索广告业务,而是硬件销售、应用商店等业务。
 
此前,长期不盈利的亚马逊,因为持续投入零售之外的云计算、物流等业务,一度遭遇股东质疑。但如今亚马逊,已经连续多个季度盈利。仅2016年第二季度,亚马逊的云计算业务实现营收28.86亿美元,与同期相比增长近60%,成为超级平台保持增长的新引擎。
 
无论是云计算、大数据或物流等业务,实际上都与亚马逊的核心业务、平台生态有着紧密的联系。
 
去年,亚马逊开始进入美国的票务市场,与美国众多场馆签署协议。以零售业巨头与票务市场看似并无关联,但有分析师指出:亚马逊每年在内容方面投资数十亿美元,目的是吸引更多人购买Prime服务,吸引更多消费者购物。
 
在这样的逻辑下,就不难理解微信对腾讯社交生态巨大的激活作用,考拉海购与网易严选对网易的重要价值。而阿里会不断发力蚂蚁金服、大文娱等新的业务与市场,同样是再给电商平台提供新的活力。
 
围绕核心 美团打车激活场景生态
 
毫无疑问,在中国的生活服务领域,美团点评已经成为超级平台。其平台生态同样需要用新的业务穿针引线、打通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值。
 
在以“吃得更好”这个核心不断布局产业链上下游的同时,美团点评已经在“活得更好”扩展出诸多具有增长潜力的业务:酒旅、在线票务、新零售、同城配送等等。
 
美团点评进入这些市场的时间节点,几乎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与“吃得更好、活得更好”紧密相关,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消费者对行业现状仍存在痛点。
 
打车市场同样满足这些条件:数据显示,2020年网约车市场需求将达到2000万单,仍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打车难的问题仍然存在;更何况,出行业务与美团点评的核心场景天然紧密相连。
 
当用户在大众点评、美团上团购好餐厅优惠券时,当用户旅行、出差到站准备前往酒店时,当用户在猫眼上选好座位,准备前往电影院时,自然会产生打车的即时需求。
 
经历8年的深耕后,美团点评已经形成到店、到家、旅行等覆盖生活服务领域的超级平台生态。而打车业务,恰恰能串联消费者在各个场景间的出行需求,让他们吃喝玩乐的行程更加快捷、高效,完善一体化的平台服务。
 
从美团打车加码的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来看,其目标消费群体均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对服务品质有一定需求。这样的蓝海市场,存在着美团打车的机会。
 
从另一方面看,发力出行不仅将为美团点评的平台生态释放新的价值和活力,同样会激活原有的出行市场。
 
或许,美团打车的唤醒作用,很快就将在出行市场得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