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运输 >> 内容

为抢通保通前线的四川交通人点赞
字号:T|T 2017年09月19日08:08     中国交通新闻网
  • 8月8日21时19分,“人间天堂”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举国震惊,心之所系。然而,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吓退四川交通人。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3年芦山地震,再到2014年康定地震,他们始终冲锋在前、不惧危险,用铁一般的意志一次次完成了灾区应急抢险的急难险重任务。

8月8日21时19分,“人间天堂”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举国震惊,心之所系。

 

然而,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吓退四川交通人。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3年芦山地震,再到2014年康定地震,他们始终冲锋在前、不惧危险,用铁一般的意志一次次完成了灾区应急抢险的急难险重任务。

 

深入一线

 

抢通保通

 

于成东,厅公路局工程处工作人员。地震发生时,正在家中哄小孩入睡,突然的房屋剧烈晃动,让他意识到发生地震了,出于职业反应,他赶紧收拾行李,做好前往灾区的准备。在赶往单位的路上接到通知,让立即前往局办公室待命。

 

按照部署,厅公路局分东西两组进入灾区抢险救灾,于成东作为交通应急保通组西线组成员,从成都经汶川、茂县、松潘、川主寺连夜前往地震灾区。

 

他与同事们日夜兼程,一次次被滑坡崩塌所阻断,又一次次不断向震中靠近,并于8月9日11点到达震中九寨天堂附近。从8月8日起,连续40个小时未能卧床休息,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吃点携带的干粮。路上堵车,就在路边和着矿泉水吃冷包子。

 

在抢险现场,他和抢险队员们一起,冒着不断的余震和塌方,守护着灾区生命线的畅通。一处处塌方被清理、一个个钢棚洞架设成功……看到灾区道路一点一滴的变化,于成东心理美滋滋的。

 

于成东作为一名普通救援人员,是万千救援队伍中的一个小小缩写,他们都在冒着危险挺进灾区,在极度危险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冒着生命危险

 

成功打通生命救援通道

 

地震发生后,茂县公路分局立即启动道路抢通保通应急预案,组织各养护站及路政大队对辖区国省干线公路进行全方位巡查,排除路面隐患、实时掌握路况,确保通往九寨沟的救援通道畅通,并迅速集结抢险人员、机械,连夜冒着生命危险对石大关旧关楼垮塌道路实施抢通作业。全体抢险人员在阿坝州公路局局长益英和副局长陶朝勋的带领下,经过全力奋战,加紧抢修,于8月9日凌晨3时,抢通石大关旧关楼应急救援通道,为地震抢险救援力量顺利、快速抵达灾区打开了生命通道。紧接着,茂县公路分局立即安排部署当前道路应急保通保畅各项工作,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工作制度,切实抓好辖区内国省干线公路应急抢通保通工作,并随时待命,做好抗震救灾支援准备工作。

 

截至8月13日,分局共出动应急抢险人员320人次,装载机46台次、挖掘机16台次、运输车16台次、应急抢险指挥及巡查车38台次。

 

奋战48小时

 

全力保障救援车辆

 

地震发生后,G5京昆高速公路绵广段成为运送救灾物资、转运地震伤员及滞留旅客的重要交通线路,绵阳北收费站、江油收费站等也成为了应急抢险工作开展的重要节点。

 

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二支队十五大队全体队员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刻,为维护救灾道路安全畅通,保障救灾车辆高速通行,灾区伤员及滞留旅客安全撤离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8月8日22时,大队紧急召回全体干部职工,启动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工作组。临时在绵阳北收费站站前设置抢险救援服务点,开展抗震救灾高速公路交通保障和服务保障工作。

 

8月9日16时,近500辆从灾区南下的大批运送滞留旅客的大巴车队将通过省道205线(绵江路),集中从绵阳北收费站上站。大队全体外勤队员前往收费站站口疏导交通,引导大巴车辆安全有序上站,并通知收费站负责人,在后方设置安全提示牌,告知通行车辆有序通行。炎炎烈日下经过持续4个多小时的疏导工作,转运旅客的500余辆客运大巴有序通过收费站上站,没有发生一起擦挂与抢行行为。

 

他们在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坚持在抗震救援服务的最前线,舍小家为大家,连续奋战48小时,以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确保了灾区滞留旅客转移工作顺利进行,为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交通保障。

 

不惧危险

 

道班工人暖人心

 

九寨沟公路管理分局九道拐养护站在本次地震中受灾严重。

 

地震来临那一刻,地面摇动厉害,根本站不稳脚,养护站站长杨大军急忙将妻子和一名孙女推向门外,自己却被晃得摔了一跤,此时,房屋内墙已经倒塌,他另一名孙女已被倒塌的房屋内墙掩埋,他迅速救出孙女后,让妻子带着两个小孩赶紧跑走。

 

跑出房子后,养护站的工作人员也都安全逃脱,大家全都集结在大门口,紧张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然而突然清楚的听到一群游客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有没有人,快救救我们。”在杨大军的带领下,养护站的工作人员不顾危险,高声呼喊游客,引导他们到九道拐养护站,将受灾游客安置在养护站前面一处宽敞的地方,并找来木柴点燃火堆,让游客取暖。

 

同样身处地震重灾区的九寨沟公路管理分局红岩养护站也没能幸免于难。灾情发生后,红岩养护站谢先明安排好家属后立马拿上电筒带上两名工作人员奔赴所管辖的路段查看路况,眼前的一切吓呆了他们,道路面目全非,路面上全是崩塌的巨石、山体垮塌压倒的树木,还有山上滚落石头和山体垮塌的声音,非常恐怖。在危险时刻,他们第一反应就是立马保障道路畅通,向分局报告情况,但通讯已中断。那一夜,他们全力自救,在煎熬中撑到了天亮。

 

第二天,三名工作人员终于盼来了抢险队伍,为了抢通“生命通道”,他们随即全力投入到抗震抢险队伍中。

 

这些就是奔走在一线的四川交通人,他们有着对灾区人民的爱,有着对事业的绝对忠诚,有着对社会的无私奉献。一次次的灾难面前,四川交通人都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把四川交通精神植根于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