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物流园 >> 内容

北京金隅国际物流园的“螺丝钉”
字号:T|T 2017年02月24日10:44     千龙网
  •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017年,北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各区、各部门快速行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首善标准,全力以赴开启全年各项工作。千龙网新闻舆论中心特别推出“人勤春来早”系列报道,千龙网记者深入首都各行各业,见证民生变迁,记录疏解故事,描绘首都各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017年,北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各区、各部门快速行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首善标准,全力以赴开启全年各项工作。千龙网新闻舆论中心特别推出“人勤春来早”系列报道,千龙网记者深入首都各行各业,见证民生变迁,记录疏解故事,描绘首都各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 

曾获得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金隅国际物流园副经理王伟华是一个撸起袖子拼命干的“螺丝钉”。新年伊始,王伟华就和同事们开始在工地检查各单位施工质量。

北京大兴黄村镇大庄东,南六环与京开高速交会点、距北京新机场15公里的地方——2014年7月以前,这里还是一个脏乱差的棚户区;两年后,这里神话般地崛起一座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的金隅高新产业园。预计到明年,园区三期项目将全部建成。

这是北京市第一宗工业用地转为物流用地的建设项目,也是北京金隅集团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第一个华丽“转身”。其产业转型之大、建设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究其原因,人们不难发现,“金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螺丝钉”精神。曾获得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金隅国际物流园副经理王伟华也是如此,他是一个撸起袖子拼命干的“螺丝钉”。

立足准和紧 两全其美办好实事

2012年5月24日,北京金隅集团做出决策,正式组建北京金隅国际物流园有限公司。来自该集团系统内的10名精兵强将即刻奔赴“前线”,像一颗颗螺丝钉坚守在各个岗位。当时,北京金隅嘉业工程部经理王伟华就是其中一员,在京南之隅开启了他人生中又一段艰苦创业的历程。

“我们来这里创业的时候,北京地铁4号线还没有开通,这里完全就是一个京郊农村‘脏乱差’的棚户区,垃圾到处堆放,污水横流。”王伟华告诉千龙网记者,很多农民的改善居住条件没有得到满足,成了当地政府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王伟华带着他的团队挨家挨户上门聆听和协商,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不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征地拆迁,还让当地农民都住上了宽敞整洁的楼房,可谓两全其美。

2012年9月,北京金隅集团的领导视察该物流园时,提出“努力争取理想地块容积率”的要求。容积率决定园区建设的规模,控规调整是前期筹建的第一步,这需要与北京市、区两级政府近20个部门沟通协调,并且,由工业用地转为物流用地——作为物流园项目,这是自新的土地分类标准颁布以来,北京市出现的第一宗。

王伟华回忆说,他盯紧北京市、大兴区相关部门,来回奔波,连政府值班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跟他打趣道:“王哥,您太准时了,还‘钉’得这么紧。”

王伟华住在北京市内,为了尽快办理各种批文,他每天披星戴月,在大兴区和城区之间往返130多公里。刚满5岁的孩子常常在他奔波途中打来电话:“爸爸,您什么时候回来呀?”他总是哄着孩子说:“爸爸办完事,很快就回来了啊!”然而,孩子眼巴巴盼着爸爸早点儿回家,却一次次在等待中睡着了……

王伟华辛勤的付出换来了项目快速推进。2013年3月29日,北京金隅国际物流园控规调整联席会顺利召开,原则上同意了北京金隅集团的调规方案。连审批部门工作人员都不得不感叹:“你们报批手续办得可真快,正常半年才能走到这一步,而你们连春节都算上才不到两个月!”

听到这句话,王伟华笑了,他什么话也没说,因为严重呼吸道感染导致他说不出话来。“嘴不行了,还有腿”,正式批文一天没拿到,就一天也不能松懈。王伟华像一颗扎进木头的钉子一样继续坚持“钉”守,整个团队也卯足了马力勇往直前。2013年7月15日,王伟华带领他的团队终于传来了控规调整获得突破的好消息,该物流园容积率增至1.8,建筑面积增加了10万平米。

着眼硬和深 敢打敢拼愧对妻儿

王伟华的“钉子精神”不仅“钉”得既准又紧,还着眼“硬”和“深”,屡建奇功。2013年8月30日,北京金隅集团下达紧急任务,决定将金隅国际物流园列入A股募投项目,要求在50天内拿下环评、土地预审和立项批复。若按正常程序申报,仅走完其中一项手续的时间就超过这一规定期限。这无疑又是一块硬骨头。

“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要上。”王伟华告诉千龙网记者,他和同事们迅速收集大量材料,苦心研究各种文件,忽然发现整体批复门槛高、难度大,而拆分项目、分期申报,快速取得突破机会大。这一方案设想获得总部批准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如何打好这一场场攻坚战。

任务重、压力大,王伟华迅速组织团队争分夺秒准备资料,紧锣密鼓做好踏勘,每一步都做细、做深……2013年中秋连续加班3天后,他的身体吃不消了,反复高烧,他一边吃着退烧药,一边坚守岗位,一心想着如何才能尽快拿下批复。

终于,难关一步步攻克了,各种立项批复提前取得了,保证了2013年10月30日临时股东大会对金隅国际物流园定向募集资金项目的高票通过。王伟华这才卸下这副沉重的担子,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双肺叶感染。“再不抓紧看病,你的肺就真的废了!”医生毫不客气地警告王伟华,但是当问到如果有下次,还会这样拼命吗?他却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从1993年大学毕业加入北京金隅集团算起,已经整整24年了。24年风雨兼程,王伟华服从集团的召唤,不断地转战各个“战场”。2007年,该集团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他被派往天津滨海金建置业公司,一呆就是两年多,远离了身怀六甲的妻子,还错过了一对双胞胎儿子的降生。然而,他将对妻儿的爱凝练为两个词“居易、行简”,作为一双幼儿的名字。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王伟华不善言辞,却常常掷地有声。“雷锋同志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王伟华深情地说,“金隅人就像一颗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无论钉在哪儿都要闪闪发光!”20多年来,王伟华以自己的实践和创新,重新诠释了雷锋“钉子精神”的深刻含义,并获得了首都“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