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20年,全省通航里程达4100公里,水运能力达500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突破4000万吨,初步形成贵州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体系,水运交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全省通航里程达4100公里,水运能力达500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突破4000万吨,初步形成贵州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体系,水运交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韩剑波到省人民政府网接受在线访谈,介绍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最新情况。截止2016年10月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7亿元,是贵州历史上水运投资增速最快的时期。完工项目8个,在建项目18个,建成项目数量相当于“十五”期的8倍。
“贵州省完全有水运发展的基础。”韩剑波介绍,目前,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共有93条,总长度达11270公里,覆盖全省74个县(市、区)。北面可以通过赤水河、乌江、清水江进入长江通达上海,南面则通过红水河、都柳江进入珠江直通港澳。
同时,贵州省水运5条出省航道通过能力为1600万吨,相当于一条铁路的运输量,但理论通过能力远不止这个数,如果按照《贵州水运发展规划(2011-2030)》实施,则水运交通运输通过能力可达到5000万吨,相当于3条铁路的能力。
目前,贵州乌江、清水江、红水河三条航道列入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布局规划,至2015年年底,全省航道里程达到4000余公里。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