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论文 >> 运输 >> 内容
172

走出铁路系统物流儒商,在物流金融领域打出一个大手笔
字号:T|T 2016年08月31日09:47     现代物流报
  • 刘景福:现任中物华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物流协会副会长、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专家委员;同时担任北方交通大学等5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刘景福:现任中物华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物流协会副会长、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专家委员;同时担任北方交通大学等5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在中国第六届MBA发展论坛上,刘景福被评为“中国MBA十大英雄”之一;曾多次被评为“中国物流杰出贡献人物”,全国物流劳动模范;2016年被评为“中国物流金融杰出贡献人物”。

▇ 绕不过去的物流金融时间轴

①2002年,首触金融物流概念。铁道部天津干部管理学院代理院长,中国铁道物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铁道物资科学管理》杂志社总编、社长,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这就是刘景福近30年来主要的从业经历。可以看出,他与物流的缘分不仅由来已久,也根深蒂固。

正是多年的物流行业从业经历,造就他对物流金融深刻的见解。“供应链金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物流金融是供应链金融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刘景福对记者说,我印象很深刻,在2002年的时候,与荷兰世天威公司交流,第一次听说了衍生金融物流的概念。

②2003年,开始探索、实战。大家知道,物流金融业务最早源于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中国最早文献论述中多采用物流银行、仓单质押等概念。

“说起我的物流金融之路,就要追溯到我和深圳发展银行胡跃飞行长较早提出金融物流的概念说起。”刘景福感叹道,在2003年当物流金融概念还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时候,我便已经开始了对金融物流服务的探索。

当时质押监管、贸易融资的业务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汽车、钢材、矿石、煤炭,业务品种不断扩展丰富。在这一期间,刘景福积极推动了某大型企业与深圳发展银行的“总对总”协议,银企之间快速开展了“N对N”的合作。同时积极研发,在物流金融业务品种、模式与流程、风险控制、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

▇ 转身创业的项目预判能力

①因为热爱,所以珍视。2011年,怀着对物流行业的热爱,刘景福从国企辞职,创办了中物华商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但据他回顾,在创建企业的过程中,既是酸甜苦辣的过程,也是总结经验的过程。

出生于河北的刘景福,对曹妃甸有着深刻的印象,在加上多年的物流从业经验,在刘景福心里便看到了曹妃甸未来的发展景象。但当时在媒体报中并不看好曹妃甸,甚至有些唱衰之意。

可刘景福却在这种唱衰的侧面,看到了曹妃甸发展的重大机遇。刘景福认为,正是大家都不去,都认为它有风险的时候,也正是它迎来新发展机遇的时刻。

“当时,我带领团队深入考察了曹妃甸的变化,发现这里已从最早的西门子灯塔吹沙造田,扩展到方圆2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范围。于是凭借我多年的从业经历,果断预判,今天的曹妃甸马上就会迎来它飞速发展的时代。”刘景福回顾道。

② 言行合一,实干兴业。2012年,行事果敢的刘景福,便率队与唐山市签约,拿到了一公里的海岸线以及背后的3855亩土地。

海岸线有了,土地也有了,刘景福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了,没错,他就是要利用这些资源构建一座涵盖4个10万吨级泊位的国际物流园。据刘景福透露,整个项目的投资总额达12个多亿。

“做曹妃甸国际物流园时,我们发现曹妃甸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人气,流动人口过少。”刘景福表示,因此,我在园区设计方案方面决定要在曹妃甸国际物流园建两个基地,一个是产学研基地;另一个是创业孵化基地,让物流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曹妃甸国际物流园创业,从而拉动大批的人口前往曹妃甸。

另外,经过对当地大量的数据调查,刘景福还发现,在曹妃甸投建一座基于钢铁制造的物流园也非常有必要。为什么这么说呢?

“经分析发现,唐山是粗钢的主要产地,但缺少深加工,而这也正是曹妃甸面临的另一个痛点。如果我们将南方的一些五金加工企业北上引入到唐山,引入到物流园做钢铁深加工,那不就可以解决曹妃甸这一棘手问题了吗?”刘景福坦言。

方案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当地政府充分肯定。随即,刘景福团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风险分析,然后以土地价格每亩10万块,这样一个极低的成本进入该地。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刘景福之所以能获得政府的肯定,开展重大物流项目,正是基于他丰富、专业的物流从业经历以及精准快速的项目预判能力。

据悉,目前刘景福在曹妃甸开展的4个10万吨的通用泊位,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批复,并已完成所有核准手续,正在开工建设中。

▇ 认清金融本质更要推陈出新

当前,由于我国在企业信用、金融体制、国家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导致金融服务滞后,难以与现代物流发展相匹配。而物流金融却可以最大限度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服务环境。

“作为金融创新成果的物流金融,是金融界与物流界的有机结合,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中小物流企业的融资难的需求,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供更加新型的服务技术,开辟更加多样化的服务渠道。”刘景福强调。

如今,大家都知道,有了物流金融,物流业选择资金的空间更加广阔,而金融制度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又推动了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物流金融也为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进行业务创新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施方法。

“物流金融业务的未来发展,将从静态质押监管向动态质押监管发展、从物流型客户向生产型客户发展、从货物质押向买方信贷发展、从自有仓库向外仓库发展、从单一环节向供应链过程发展。这些都推动物流企业推陈出新,顺应行业发展,不断修炼内功,提高企业竞争力。”这就是刘景福对物流金融的深刻理解。

▇ 两大平台开启创新新征程

早在2011年,刘景福离开国企开始创业之际,他便结合在物流金融领域多年总结的经验,利用民营企业灵活、决策快的经营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①第一个创新,即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发生以后,无论对金融界还是物流界都是一种无言的深深的痛,也是物流金融发展史上不能回避的一页。

“记得2012年我正在参加一个由商务部牵头的评审会。大家一致认为动产质押业务风险大,很多银行不愿意干,物流企业不愿意干,各个行业无一不再深思,同时也无一不再退却。”刘景福说,也是在这个时刻,我和我的团经过深入研究,决定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一个大数据平台,所有银行的数据接入到这个平台,开发一个系统,专门做动产质押的登记公示和查询工作。其基于信息高度对称,可以马上把风险消除掉。

经过一年的研发,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已完美上线。该平台也从营模式、商业模式、流程管控模式、融资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俨然已成为中国业界内唯一作动产质押物流金融的平台。“现在已得到复兴资本等投资公司的青睐。我们现在已和复兴资本初步达成共识,3到5年内这个公司的市值将达到50个亿。”刘景福透露。

②第二个创新,即创建了“商易链”平台。当前,我国二胎政策已放开,刘景福带领团队敏锐的捕捉到未来母婴市场这一极富巨大潜力的市场。

“我们着手创建了‘商易链’平台,定位为中国母婴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全方位服务于母婴行业,以O2O为核心,以B2B为特色,实现供应链综合服务。”刘景福强调,该平台将母婴行业供应商、母婴店由单一的单品合作,通过B2B平台整合在一起,以为上下游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为纽带,形成多家、多品牌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