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码大众(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小码大众”)成立于2015年7月,创始人&CEO刘子诚曾在2005年创立武汉宝沃勤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有十年冷链物流运作经验;移动互联网时代,链接中小冷链客户变得可行,在“让专业冷链服务更容易”的使命下,小码大众应运而生,并创立了「码上配」冷链门到门智能共配平台。
一、应用企业简况
小码大众(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小码大众”)成立于2015年7月,创始人&CEO刘子诚曾在2005年创立武汉宝沃勤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有十年冷链物流运作经验;移动互联网时代,链接中小冷链客户变得可行,在“让专业冷链服务更容易”的使命下,小码大众应运而生,并创立了「码上配」冷链门到门智能共配平台。
「码上配」冷链智能共配平台,是专注于冷链+互联网的服务平台,通过利用智能共配方式,为生鲜电商、经销商、批发商、中小餐厅、超市、食品工厂、物流企业等冷链客户提供最完整、最高效的冷链零担共配共享服务,打造全国冷链物流网络;全程冷链、全程可查、高效、准时送达、全网覆盖、一件起提、一件起送。目前已经在湖北、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开始运作,零担覆盖华东区域300各地市县、班车覆盖华东地区近5000家超市、4000家餐厅,保持每月100%的复合增长率。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立足华东,打造全国冷链运营网络。
二、信息化实施之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冷链存量市场3000亿,未来增量市场近10000亿。 2014年中国冷链100强的全年营业收入只有107亿,冷链物流行业集中度不足5%; 行业以合同型物流为主导(量身定制),而合同物流仅仅覆盖了30%的冷链物流市场; 行业中90%为中小客户,市场份额占比70%以上,他们在80%的订单时间得不到质量保证,在40%的时间得不到服务保障。中小客户不被重视。
行业内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目前还没有一家冷链物流公司能做到全国性规模。
三、信息化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与解决措施以及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推进和深入
3.1行业前景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和需求增速加快,仅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的年需求量就在1亿吨左右,年增长率在8%以上。从行业发展空间来看,当前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冷链流通率达到85%以上。伴随消费模式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作为物流行业中进入壁垒较高,且市场空间巨大的一个领域,冷链物流成为电商、物流企业抢占的高地。
其中冷链物流行业政策影响最大的是2010年发改委颁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 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3.2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虽然冷链物流的发展空间很大,但目前冷链企业依然面临很多挑战,一个是成本压力,盈利能力也有待提升。为了节约成本,有些中小企业采用“断链”方式来操作——用常温运输代替冷链运输,导致产品质量受损,不仅对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构成隐患,还造成了巨额浪费,同时企业的品牌和市场也受到了损害。
2、来自传统冷链物流公司攻击和排斥。码上配平台成立之初,初衷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冷链互联网配送平台,连接上游货主和下游物流公司,解决物流公司城际零担痛点,让物流公司的闲置车辆跑起来。初期不了解码上配平台的很多冷链物流公司把码上配当成竞争对手。
3.3解决措施
如何让物流企业快速升级?如何满足中小冷链发货客户的需求?
1、依托码上配强大的地推团队,构建码上配冷链零担订单池。
2、码上配作为一家冷链+互联网平台,通过设计班车化的零担共同配送网络体系,链接线下冷链物流合作方,激活其班车网络资源及车辆剩余空间,打造优质冷链资源的共享平台,向中小冷链客户提供零担共同配送服务、云仓储服务,让中小客户获得优质冷链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并且将产品送达至二三线城市、县区等区域,帮助客户开发增量市场。
3、建立与合作物流公司良好友商关系。码上配为合作物流公司解决城际同城零担痛点,想法哪里发哪里;其次,携手码上配,可以让物流公司的闲置车辆跑起来;不触碰物流公司已有合作客户。
3.4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推进和深入
3.4.1技术创新
冷链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一直是在软件层面,针对于项目制客户研发独立的OMS(订单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信息系统体系,这些系统之间无法相互链接打通,不同软件开发企业的协议标准不同,从而形成了信息孤岛,无法给客户全供应链的管控,同时也没有向中小冷链客户提供的产品服务。
码上配冷链+互联网平台采用的是BaaS+Portal技术,构建了整个“小码冷链云平台”的能力池,为客户和合作方提供冷链服务的能力;
.png)
图1 码上配HTML5客户端界面
BaaS(后端即服务:Backend as a Service)为应用开发提供后台的云服务,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热潮中,尤其为这2类应用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包括提供存储、托管环境,也包括提供推送等通行后端技术能力。
.png)
图2 码上配App司机端界面
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HTML5、APP、PC端等订单平台入口,按照优化过的共配路由以物流信息技术加工订单,并将订单分派给每个区域最优质的冷链物流服务商,同时可以向物流商提供或打通WMS、OMS、TMS系统,为客户提供包括配送超市、餐厅和社区等门到门智能共配服务。
3.4.2 服务创新
中小冷链客户目前面临发货有三个困境:
(1)自营物流代价高。打个比喻,因为规模小,自营物流就像“为了喝杯牛奶而养头奶牛”一样,成本非常高。
(2)物流外包。95%的冷链企业都是合同物流,他们主要服务大客户,对中小客户的服务难免顾及不到。所以,导致这些中小客户物流成本高,且不能获得好的服务。
(3)市场完全没有稳定且承担总责任的社会冷链标准化物流产品。
码上配向中小客户提供全网冷链配送服务,全年标准价格,全年标准服务;通过合适的配送频率,低廉的收费标准。用低于合同物流40%价格,向中小客户提供冷链零担共同配送服务。
同时,每一个平台的中小客户,都会有四免一赔的服务保障:下单未提货,提货未送达,质量未达标,渠道未收货,赠送码券免运费;货损或货缺,按标的照单赔偿。
3.4.3模式创新
码上配作为一家冷链+互联网平台,对于客户以及冷链物流企业,都带来价值,且可以链接成为全国网络平台。
对于物流公司而言,当下有四个发展方向——
1.升级为全国网络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传统冷链物流企业要做全国网络平台,需要全国各地投资转运中心,并且要满足大客户的不同个性化需求,成本高,目前可行性并不高。
2.升级为供应链平台企业:SYSCO是北美最大的食品销售企业,向客户提供食品销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服务,目前国内冷链企业已经向SYSCO学习了十年,但是目前没有一家成为大型规模企业。
3.升级为冷链地产企业:物流地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非一般冷链物流企业可以承受,目前是普洛斯、宇培等大型企业可以撬动的市场。
4.深耕区域网络 : 服务好本地客户,专注于运营质量的提升,区域网络的搭建,提升自己的信息化实力、物流管控能力,向这种方向发展是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的选择,也是码上配的主要合作对象。
码上配要做冷链物流企业的有效补充,用移动互联网链接中小客户,同时将冷链物流公司的空闲运力激活做共享,让中小客户享受专业冷链服务的保障。
对于冷链物流公司而言,码上配定位为区域冷链物流公司的全网速成利器,帮助合作的冷链物流企业迅速建成区域冷链物流网络。
.png)
目前,码上配主要在华东地区主推:冷链零担门店班车(门到店):每周定点发车,配送覆盖江苏、浙江各地级市、县级市近万家商超卖场、餐厅、批发市场,一站式价格,1件起提。
四、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与评估
4.1、码上配平台,有多款下单入口包括微信、APP、PC端,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随时随地可以下单,整合市场上的冷链零担订单,通过共配的方式,以全网相对较低的价格,给客户带来优质的体验;解决中小客户发货难问题。
4.2、通过整合,把三方物流和社会闲散车辆整合进来,实现一个对接,通过利用智能分拣和共配的方式把我们的零散货物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实现超市、餐厅、社区、农贸市场等渠道的冷链零担共配共享服务。
4.3、码上配DOC,即为创造交付的确定性:为市场和客户创造一个稳定的冷链零担班车模式。每周定时定点发车,客户只要掌握码上配平台下单时间,即可轻松下单,再也不用为发货难着急。同时,稳定的交付还可以为经销商、贸易商等开拓销售渠道。
4.4码上配优秀合作案例
B2B+O2O众包解忧生鲜电商冷链:每日优鲜
案例背景
目前,生鲜行业整体规模3万亿,生鲜电商渗透率仅仅1%左右。未来10年,生鲜电商的增长会以每年100-200%的高速飞奔到10%左右的占比,然后再以50-100%的中速跑到20%左右的占比,最后会以20-30%左右的低速涨到30%左右的占比。最终,生鲜电商行业规模将在10000亿左右。
生鲜电商的配送仓储成本有多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给出的数据是,生鲜电商的配送加仓储成本一般占运营成本的20%~25%。据业内人士透露,一般商品的配送仓储成本约占运营成本的10%,生鲜电商成本是其两倍甚至更多。“从市场份额来说,水果电商现在是蓝海,而从进入门槛来说,水果电商已经变为厮杀激烈的红海,因为几乎所有的生鲜电商都是重资产模式,大家都在负重前行。而且不烧不行”天天果园市场总监陈嘉杰曾表达了如上观点。
每日优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凭借团队多年在互联网、农业、零售领域的深厚积累,每日优鲜已经基本完成水果蔬菜、海鲜肉禽、牛奶小食等生鲜全品类布局,并在主要城市建立起“城市分选中心+社区配送中心”的专业冷链物流体系。每日优鲜在2015年11月宣布获得2亿元B轮融资。此之前,每日优鲜曾于2014年12月,获光信资本500万美元种子天使轮融资;2015年5月,每日优鲜再次获得腾讯领投、光信资本跟投的千万美元A轮融资。
每日优鲜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及需求——
物流配送:一条冷链,两个节点,三段物流
一条冷链是指从产地到用户手中的全程冷链配送,两个节点是指在配送过程中,将分选中心和微仓作为两个中转站,而其也将配送自然的分成了三段,即产地到分选中心、分选中心到微仓、微仓到客户手中。其中分选中心是指面向一个城市的中心仓,而微仓指分布在各个社区,能在 3 公里范围内配送到终端用户的小型中转站。
码上配给每日优鲜的冷链解决方案——
.png)
每日优鲜从产地到城市分选中心的运输,多以冷链干线为主,比较容易解决,但是从分选中心到微仓,用传统的整车配送方式,并不能最优化配送订单,码上配提供的方案是到门店的b2b冷链食品与b2c生鲜订单共同配送:单做b2c冷链配送成本太高,b2b+b2c订单共通配送是新方向,冷链市场70%都是中小客户,而且小客户是非常适合做冷链的零担共配,整合冷链零担资源与B2C订单为一体,可以最优化排车路线,让订单配送不在因为密度不够而浪费运力,同时在运力整体价格上,码上配也为每日优鲜节省了很多。
码上配给每日优鲜带来的独特价值
1.优化路径规划:帮助每日优鲜进行B2B订单和B2C订单的整合,实现配送路径的最优化方案。
2.共同配送提高效率:由原来的每车订单不饱和,变为每个车辆基本都饱和,大大提升其车辆满载率。
3.成本稳定可控:相对于其他一些物流+互联网平台,码上配平台定价更为稳定,同时采用共同配送的方式降低成本,不存在没有必要的烧钱补贴,让客户放心合作,不用担心后续价格突变。
从静态仓储变为动态物流基地:普信冷库
案例背景
上海地区有上百家冷库,然而90%以上都不是仓配一体化,冷库只是承担存储分拣工作,而冷库客户就需要自建物流,或者外包物流,运营效率并不高,造成冷链成本的居高不下。为什么冷库不能做成仓配一体?一方面是因为冷库本身就需要重资产投入,少则上千万,动则上亿,在这样投入的基础上,再投入一批冷藏车队,而且由冷库方来运营,并不能最优化利用资源;另一方面,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和冷库并没有形成一体化协同关系,没有形成一个标准化的配送服务产品,满足冷库客户的共有需求。
冷库+码上配后的形态和属性变化
冷库从静态储存走向动态物流基地。冷库解决仓的问题,码上配解决配送问题,送超市、送餐厅、送社区、送城际都不再是问题。冷库客户不需要再去自建物流,或者为找物流公司而头疼。
.jpg)
冷库+码上配后释放出来的最大化价值
首先冷库的留存率、入住率、吞吐量、营业收入都会得到提升;其次,为客户创造最大供应链价值,打通流通环节,创造运营价值最大化提升ROI。并稳定地渗透到每个地市、每个门店,这就是我们跟冷库结合以后为他创造的功效。
.png)
上海普信冷库是码上配上海第一家深度合作的“冷链云仓库”。投产于2008年,位于上海普陀区,距离上海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较近,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379平方米,在仓库服务上向客户提供包库托管、散存散取等服务。相信普信和码上配的携手会为客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六、经验效果
根据行业咨询机构2015年发布的报告预测,受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将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长,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但是根据2014年中物联冷链委数据,全国冷链100强企业营收总和为148亿,只占有全部冷链3000亿市场的5%不到,冷链行业集中度极低。
码上配用冷链+互联网模式,通过共同配送解决客户痛点,满足客户多批次、小批量的冷链物流需求,让众多客户可以更加专注于自身的产品开发和经营,同时将优质产品推广到更多渠道。
构建互联网平台,链接优质冷链资源,「码上配」冷链门到门智能共配平台为生鲜电商、经销商、批发商、中小餐厅、超市、食品工厂、物流企业等中小冷链客户及冷链合作方提供了五大价值——
1.配送价值:向客户提供低于合同物流40%价格的区域冷链全网配送服务,并且有四免一赔的服务保障。
2.扁平环节:经销商不必再为了地级市、县区等区域设置更多层次的经销商,扁平整个交易环节。
3.拓展渗透:依托码上配,发货客户可以将货物送达原来无法送达的地方,如二三线城市,开拓增量市场。
4.资产优化:贸易公司不必买车做物流,省下高昂成本,冷链物流公司不必投入巨资做IT系统,码上配提供免费信息系统平台服务。
5.生意重构:品牌商、贸易商专注于产品设计和交易环节,冷链物流公司专注于提升运营质量。
2016年码上配冷链+互联网平台将会在华北、华东、华南全面开展业务,目前的标杆合作企业有京东、每日优鲜、拼好货、美菜等生鲜电商,良中行、众美联等餐饮供应链平台,以
及众多中小经销商、贸易商、品牌商客户,未来将会不断提升运营服务质量,为客户开发更多优质的服务产品,为大众创造优质冷链服务。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