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内容

生鲜电商成资金黑洞,仅1%商家盈利
字号:T|T 2016年07月25日10:10     万联网
  • 目前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88%的企业都在持续亏损,盈利仅占1%,尚未打起价格战生鲜电商数据就已经惨烈到如此程度也难怪无论是资本方还是创业者都对这片深海心有余悸。

一直以来生鲜电商被誉为零售电商行业中的最后一块蓝海,但其实这片“蓝海”中的探险家已经不少,据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统计截至今年5月国内全国性与区域性生鲜电商超过4000家,IT桔子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16.7.20生鲜电商行业共发生了310起投融资事件,涉及金额229.2亿元。但为何至今这一行业都被称为蓝海无外乎其对于创业者与资金的“黑洞”效应:4000多家企业中88%的企业都在持续亏损,盈利仅占1%,尚未打起价格战生鲜电商数据就已经惨烈到如此程度也难怪无论是资本方还是创业者都对这片深海心有余悸。

但存在巨大想象空间的市场中终究是有其魅力的,今年上半年生鲜电商行业的投融资环节有了一定的改善(详细介绍请看亿欧的报道:《重获资本芳心,2016年上半年生鲜电商融资汇总》),生鲜的在线交易额也在迅速的增长中。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生鲜电商每年交易额增速为221.0%、122.6%及93.2%,截至2015年底交易量已经达到了560亿元,但这一数据与全国每年数万亿的生鲜产品市场规模相去甚远,渗透率不到5%,而数码、服饰等领域渗透率普遍都已经达到或超过了20%,零售电商对社会零售总额的渗透率在2015年底也已有12.7%,因此如果解决了生鲜电商发展中的种种绊脚石,这一新兴行业还有数倍于现在的发展空间。   

由于大部分生鲜电商公司尚未上市或未单独披露数据所以不得而知实际经营情况,但从几家新三板挂牌的生鲜电商或许能一探全行业的状态。盛盈汇2015年年报显示其营收增长了962%,但随着规模的增大毛利润从上一年度的21%降低到了10.5%,净利润亏损200万元亏损幅度同比收窄。区域性生鲜电商青怡股份在营收增长并且毛利率几乎是全行业最高,达到了36%的同时依然亏损,亏损额是上一年度的五倍。生鲜电商的发展依然问题重重,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而只是依赖资本市场的不断输血无法长远。

从客户投诉的排行榜也可以看出冷链物流不仅仅是商家的掣肘,在消费者眼中也是一个大麻烦。相比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中果蔬、肉蛋、水产等品类95%的冷链运输比例来看,国内10%的覆盖率实在是太低,区域性的冷链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更是将冷链的成本提高的同时降低了发展的均衡度。

并且不光是冷链运输相比普通物流的材料、仓储与预运输成本,高达20%-30%的损耗率直接导致了商家盈利无望,而国外成熟市场中冷链运输的损耗率不过3%-5%。就算以最低限度的20%损耗率来计算,15年度全部生鲜电商实际可销售产品金额高达700亿元,其中140亿元的部分被白白浪费在了运输环节,相比国外同行业公司少了110亿元的收入,难怪生鲜电商从盈利水平看几乎全军覆没。

为针对这一问题,京东在今年518的活动上宣布要斥资100亿打造全冷链生鲜物流,而顺丰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其在冷链物流上的优势做起了生鲜电商,可见冷链物流的高门槛与高附加值。未来随着生鲜电商行业的不断增长其规模优势或将会逐渐显现,拥有高效低损耗的冷链物流将是走出资金“黑洞”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