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为阻止伊拉克进一步入侵沙特,并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需要将大量人员、装备、物资投送至作战一线。如此庞大的军资,如此长远的距离,美国采取怎样的运输方式,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呢?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为阻止伊拉克进一步入侵沙特,并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需要将大量人员、装备、物资投送至作战一线。如此庞大的军资,如此长远的距离,美国采取怎样的运输方式,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呢?
战略空运支撑“沙漠盾牌”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拒不执行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其撤军的决议。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为名,组成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武力打击,海湾战争由此爆发。
为确保整个军事部署行动快速高效地运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指定在美军中央总部指导下,由运输司令部统一领导战略投送工作。中央总部司令通过与联合参谋部以及美军运输司令部直接联系的方式指挥部队的早期部署。美军运输司令部下辖军事空运司令部、军事海运司令部和军事交通管理司令部3个平行司令部。在“沙漠盾牌”行动中,3个司令部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动员和利用了各自管辖的运输力量。
军事空运司令部首先出动了空军现役部队、空军后备队和国民警卫队的C-5A运输机126架、C-141B运输机265架。为弥补空运能力的不足,8月18日,美国民用后备航空队转为现役并将民用航空公司的18架客机和23架运输机征召投入军用。战略投送主要是依托设在德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前沿基地,其中,西班牙的托雷洪基地、萨拉戈萨基地和德国的莱因-美因基地、拉姆斯泰因基地成为此次空运行动最重要的中转站。
美空军的这次空运行动是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空运。在“沙漠盾牌”行动初期,美军每天空运124架次,在运输高峰期间每10分钟就有1架运输机在中东地区降落。据报道,仅在部署的前两个月,美军空运司令部就出动飞机累计飞行达14.5万小时,人员物资周转量达20亿吨公里。
相比之下,此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柏林空运”,15个月空运周转量也只有11.22亿吨公里,仅相当于“沙漠盾牌”行动前2个月空运周转量的一半多。在“沙漠盾牌”行动的前3个月,美军运到海湾地区的作战物资就超过了越南战争期间一年运抵越南物资的总和。
“沙漠盾牌”行动分为两个阶段。从1990年8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沙漠盾牌”行动计划至11月7日为第一阶段,即防御性快速部署阶段。在这3个月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向海湾运送40多万部队,并建立起了完善的指挥体制,完成了防御部署。
从11月8日美国宣布增兵海湾到1991年1月中旬是“沙漠盾牌”行动的第二阶段,即进攻性快速部署阶段。通过两个月的增兵,多国部队人数达到76万,并做好了各种临战准备。
1990年8月7日,美军第82空降师先头部队约2300人,乘坐20架C-141战略运输机从美国本土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基地起飞到达海湾前线,设下了美军的第一道防线。9月8日,该师后续部队全部部署到海湾地区。第82空降师在海湾地区累计部署官兵1.2万名、直升机38架、坦克51辆、反坦克导弹180部、火炮26门,先后动用C-5A运输机71架次、C-141B运输机908架次。
8月12日,第101空中突击师人员及武装直升机从美国本土肯塔基州坎贝尔堡基地乘飞机抵达沙特,其他重装备由海运部署。首先,第101师先遣梯队共144人、6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乘2架C-5运输机,从坎贝尔堡出发前往沙特。10月6日,101空中突击师后续部队全部抵达海湾地区,并做好了战斗准备。
美军2个空降师的快速到达和部署,对避免海湾局势的进一步恶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2空降师、101空中突击师作为美军的王牌力量,此后又先后参加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的空降作战,为赢得海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美军这次空中战略大投送的成功实施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美军预有准备,战备程度高;二是战略投送装备相对较好;三是国防动员机制完善,民用航空后备力量充足;四是盟国提供的现代化前沿机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通过这次行动,美军也总结出了空中战略投送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战略投送力量设备陈旧、老化,C-5和C-141两种战略运输机平均飞行时间已达其设计飞行时间的80%;空运力量不足,战略运输能力在运输高峰时只能满足80%的需要;空中战略投送中系统管理出现了问题,由于行动仓促,有时货机降错了地方,枪炮运往一处,而弹药却运往另一处等。
美军超级空运支撑海湾战争:两月转运20亿吨军资
C-17机群依次起飞
盘点全球八大重型军用物流机
美军超级空运支撑海湾战争:两月转运20亿吨军资
一、C-5军用运输机: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设计制造,是美国最大的军用运输机,最大载重量超过120吨,可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超大规格货物投送并且需要的起飞降落距离较短。图为2010年6月7日,在德国柏林附近的舍内费尔德,一架美国空军C-5军用运输机停靠在柏林航展展区。
美军超级空运支撑海湾战争:两月转运20亿吨军资
二、伊尔-76运输机:由苏联伊留申设计局研制,其载重量可达40吨,除俄罗斯空军装备外,还向英国、印度、波兰、伊朗、中国等国出口,并以其为平台发展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型号。图为2008年7月15日,在法国蒙德马桑空军基地,前往美国参加“红旗2008”军演的印度空军伊尔-76军用运输机在引导人员指示下进入停机坪。
美军超级空运支撑海湾战争:两月转运20亿吨军资
三、安-225运输机:是世界最大的飞机,其最大起飞重量可达600吨,最大载重250吨,由苏联时期的安托诺夫设计局开发。该型号飞机只生产了两架,目前只有一架可以正常飞行,属于乌克兰拥有。图为2011年3月25日,在日本千叶县成田机场,法国救援队员从世界最大飞机安-225上卸总重量150吨的载援助物资。
美军超级空运支撑海湾战争:两月转运20亿吨军资
四、A400M军用运输机:最初是为了满足比利时、法国、德国、西班牙、土耳其、英国和意大利需求而诞生的迄今欧洲最大军事合作项目。A400M多功能远程军用运输机最大载重量37吨,最大航程达9000公里,预计2013年可完成首批交付。图为2009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由空中客车公司设计的A400M军用运输机进行首次试飞。
美军超级空运支撑海湾战争:两月转运20亿吨军资
五、安-124绰号“鲁斯兰”:1985年曾创下载重171吨,飞行高度10750米的载重飞行高度纪录,此外还拥有多项国际航空联合会承认的世界飞行纪录。图为2010年5月6日,一架俄罗斯安-124军用运输机在4架战斗机伴随下编队飞过莫斯科红场上空。
美军超级空运支撑海湾战争:两月转运20亿吨军资
六、安-225运输机:是世界最大的飞机,其最大起飞重量可达600吨,最大载重250吨,由苏联时期的安托诺夫设计局开发。该型号飞机只生产了两架,目前只有一架可以正常飞行,属于乌克兰拥有。图为2008年1月1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世界最大飞机安-225起飞。
美军超级空运支撑海湾战争:两月转运20亿吨军资
七、C-130军用运输机:绰号“大力神”,是目前美国服役时间最长、生产数量最多的现役运输机。由于C-130系列性能优秀、改型众多,全球有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其相关机型。图为2012年7月19日,一架比利时C-130军用运输机在比利时上空飞行,为国庆日庆典作准备。
美军超级空运支撑海湾战争:两月转运20亿吨军资
八、C-17军用运输机:载重量具有高度灵活性,既可以完成远程战略投送,也能胜任战术运输和空投任务。C-17最大载重近78吨,空中加油后最大航程达11600公里。图为2012年3月20日,英国皇家空军一架C-17军用运输机准备在卡特顿降落。
- 每日推荐
-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