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会专区 | 资讯 | 企业 | 信息化 | 学术 | 人才 | 供求 | 会员 | 微博
首页 >> 物流信息化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内容

跨境电商随“政策”而动 行业将迎大洗牌
字号:T|T 2016年06月06日10:39     红商网
  • 另一种出路,则是转战香港仓,再从香港仓走直邮模式。

香港保税区意外“走俏” 

另一种出路,则是转战香港仓,再从香港仓走直邮模式。 

由于许多货物难以顺利进入内地市场,而香港是全球自由贸易港,加上紧邻深圳的优势,很多滞留的货物选择先放在香港,再直邮寄回国内,这样一来,耗时也比从国外寄回国内短。 

不过,随着香港仓意外走俏,其仓储设施和物流价格出现了趁机上涨的现象。此前有媒体报道,香港仓储价格趁机涨价五成。 

刘少华表示,“没有那么多,以前因香港仓储不足价格贵,许多港商不愿把货物放在香港货仓,但受到新政影响,大量货物如奶粉、日用品和化妆品等未能顺利进入内地市场。因香港邻近华南,航运到华东也方便,大量入口商便选择香港作为中转仓储地,供不应求,香港许多仓库出现短期租金上涨10%~20%。” 

业内人士指出,“在这一年缓冲期内,从业企业须尽快实现转型、升级供应链或与海外供货商达成深入合作,得到商品的原产地证明、合同、发票等相关文件。尤其是对于化妆品、保健品等监管严格的商品,企业在引进新品时还需要做更多努力,否则将失去新品上线快和SKU丰富的优势。未来,建议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采取‘海外仓+保税仓’两条腿走路的形式。”除了香港仓,还可以选择台湾、越南等海外仓。 

而对于有志成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和发展高地的广州、深圳而言,也看中了香港的地域优势,发力跨境电商的共通思路,主要体现在希望借助跨境电商来推进外贸的转型升级,以及将进一步深化与港澳跨境电商合作两方面。 

据了解,广州将构建粤港澳跨境电商合作平台,包括创新穗港澳口岸通关模式,加强穗港澳产品检验检测技术和标准研究合作。深圳则计划,研究建设深港跨境电商合作示范区,打造深港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生态圈,包括鼓励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在港设立离岸公司开展跨境支付、结算业务。 

在广东亚太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陈海权看来,背靠港澳是广州、深圳发展跨境电商的最大优势。两市有着港澳所不及的互联网技术,但港澳在货源等方面又更胜一筹,未来趋势一定是优势互补。 

而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则认为,香港在广州、深圳跨境电商中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角色。同时,香港在贸易服务、金融服务和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这是内地所欠缺的。 

行业洗牌在即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消费者在境外消费1.2万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43%。7个试点城市跨境电商合计进口155亿元人民币,是2014年的14.5倍。如果照这样的发展趋势,跨境电商将成为中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进入了井喷式发展,蜜芽、洋码头、小红书等跨境电商完成多轮融资,相继踏入独角兽俱乐部。而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巨头也在积极布局全球购业务。 

唯品会副总裁冯佳路表示,“唯品国际将会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海外直采、品牌方直接合作、自建仓储等多重措施,降低商品成本,在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升级。” 

而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则表示,平台的保税进口业务占比仅为10%~20%,受新政影响较小,目前在深化C2C买手制度,借新政之机优化旗下官方物流贝海国际的国际直邮服务,提高空运时效。

在跨境电商从业者看来,“对于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巨头来说,政策对其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对于中小型跨境电商平台来说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平台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弱,加之政策不稳定,必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是行业的整合期,阿里、京东等大平台或许开启收购兼并模式,中小型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不小。